-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准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公安交警队伍纪律作风建设
准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公安交警队伍纪律作风建设
准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公安交警队伍纪律作风建设
这些年,从各级纪委监察部门查处的无数案例表明,同时也在众多的公职人员违法犯罪忏悔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好同志”到“阶下囚”的过渡并不是一两天,都是在数年乃至十多年的时间跨度内,曾经的“好干部”思想防线一点一点松懈直至垮塌,行为一步一步失范直至脱缰,从违纪到违法,小错终成大祸。从“好同志”到“阶下囚”也并非自由落体运动,不少人都有过彷徨、纠结、后怕的心路历程。遗憾的是,在每一个紧要关头,并没有关键的“大喝一声”“猛击一掌”,而是多次蒙混过关,或者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让一些干部越来越无所戒惧,放松对党纪法规的敬畏,最终坠入了谷底。由此可见,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改变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
公安交警部门是行使政府职能的执法部门,从部门领导到基层路面一线民警,手中都或多或少有着一定的“权利”,极易被社会不良风气所诱惑,小到接受当事人请吃请喝,大到接受当事人钱物不作为、滥作为甚至渎职违法,稍有不慎,手中的执法权就变成了滋生违纪违法的“土壤”和“温床”。这些年,公安交警队伍中“出问题”的案件也有多起,不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直接影响了公安交警队伍的形象。因此,队伍建设是公安交管工作永恒的主题。公安交管工作成败,队伍系于一半。要抓好公安交管队伍纪律作风建设,保证队伍不出“问题”,把握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是关键。
一、当前公安交警队伍监督执纪方面存在的不足
结合目前我省公安交警部门监督执纪的实际情况来说,虽然这些年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也一直是基层交警队伍建设的主旋律,但由于受社会大环境、民警素质高低及本部门监督执纪方式方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问题民警”排查整改不及时,队伍中屡屡出现违纪违法的现象,受到党纪政纪法纪处分的也大有人在。结合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客观分析,目前公安交警部门在监督执纪方式方法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警守规守禁的意识培树还有不足,对党纪国法缺少敬畏意识。客观地说,近些年来,公安交警部门在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三无”警队(无投诉无违纪无违法)创建、“为民、务实、清廉”警队创建及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廉政警示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还出台了“五条禁令”、“五个严禁”、《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但在实际路面执勤执法工作中,还是有个别执勤民警利用手中持有的一些权力,将党纪国法抛之脑后,将队伍规章制度抛之脑后,利用职务之便,乱收费、乱罚款,随意执法;或是受利益驱使,为满足一己私利,接受他人请吃请喝,收受他人钱物,在执法工作中“网开一面”,滥用自由裁量权,少处罚甚至不处罚;还有的与“非法中介”勾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抹黑”交警队伍形象。这也说明公安交警纪检监察部门对民警守规守禁的意识培树上还不是十分到位,对党纪国法、纪律条令缺少敬畏,党纪国法不得违、不想违、不敢违的认识还没有完全渗透到民警的思想意识中。
(二)部分领导“老好人”思想严重,对履行监管职责缺少指正的勇气。在社会生活中,领导干部处理公务、管理事务必须要有“对事不对人”的作风,然而,不可否认,在公安交警部门,也有一些为官者中存在着“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怕坚持原则会遭到打击报复,不敢说“硬话”,怕得罪同级,怕影响人缘,对不良现象睁只眼闭只眼,明知不对,也不指出不批评。明明有群众投诉民警与“非法中介”勾结,收受当事人钱物,却不调查不处理,还代表单位与投诉人协商争取谅解,对当事民警不问责轻轻“一笔带过”;明明有群众反映事故处理民警接受当事人请吃请喝后事故责任划分有失公允,却私底下打招呼,平息事态。久而久之,积小成大,当事民警“小错铸成大错”,往往会酿成不良后果。
(三)日常监督执纪流于形式,对民警“8小时之外”缺少有效监督的手段。“八小时之外”,基本上可以说就是个人的休闲时间,时称“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这些环境比起工作环境来,就宽松多了,可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民警往往不能自持,饭桌上酒桌上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容易道德滑坡、行为失当,对党和政府的形象、个人的形象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量的事实证明,潜藏于内心深处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就滋生在“八小时之外”。就公安交警纪检监察部门来说,日常的监督执纪也只能管到民警的工作时间、上班时
(四)漠视“小问题”整改,对苗头性、隐患性问题缺少立查立改的作为。在现实生活中,公安交警部门的监督执纪机构的触角(当然也包括各级政府纪检监察机关),不可能延伸到民警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