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录井仪现场标定、检验规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录井仪现场标定、检验规定

综合录井仪现场标定、检验规定 范围 本规定了综合录井仪设备标定的基本技术与工艺要求。 本规适用于在川渝地区对石油天然气探井、评价井、开发井进行录井技术服务的神开系列综合录井仪、DLS综合录井仪、SDL-9000型综合录井仪,在其它探区作业的录井队可参照执行。SY/T 6679.1 2009综合录井仪校准方法 第一部分 传感器部分 SY/T 6679.2 2009综合录井仪校准方法 第二部分 录井气相色谱仪 SY/T 5190-2007 综合录井仪技术条件 Q/CNPC 113-2005 综合录井仪技术规范 3 综合录井仪技术要求 3.1 气体分析单元(包括全烃、烃组分、二氧化碳测量单元) 3.1.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办法3.1部分 a)全烃:色谱仪所检测到的烃类气体的总和。 b)最小检知浓度:在色谱仪上所产生的信号是噪声的两倍的气体浓度。 c)峰宽:从色谱峰两侧的拐点做切线与基线相交之间的距离。 d)分离度:反应色谱柱将两相邻组分分开的能力,它等于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之差的两倍与两组分色谱峰宽之和的比值。 R=2(T2-T1)/W1+W2 式中:R-分离度    T1——第一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单位为秒(s))))) 泵冲传感器 冲/min 0~400 ±1 转速传感器 r/min 0~400 ±1 机械扭矩传感器 KN.m 0~200 2%FS 电扭矩传感器 A 0~1000(交、直流) 2.5%FS 立压传感器 MPa 0~42 2%FS 套压传感器 MPa 0~68 2%FS 大钩负荷传感器 KN 0~4000 2%FS 钻井液液位传感器 m 0~5 ±0.5% 钻井液温度传感器 ℃ 0~100 ±1% 电导传感器 s/m 0~30 2%FS 密度传感器 g/cm3 0~3 ±0.01 出口流量传感器 (0~100)% 5% 4 综合录井仪标定 4.1  气体分析单元标定 4.1.1 标定要求 正常使用情况下,综合录井仪气体分析单元每口井标定一次,录井时间超过1年,每年进行一次标定。仪器大修后和技术指标偏离时应重新进行标定。 4.1.2 标定环境 4.1.2.1 环境温度:10℃~30℃ 4.1.2.2 相对湿度:20%~85% 4.1.2.3 电源电压:220±10% 4.1.2.4 电源频率:50±5% 4.1.3  气体分析单元校准 4.1.3.1 外观     目测检查仪器外观,应符合3.1.2.1要求。 4.1.3.2 密封性     在正常条件下,用试漏液检查气源至色谱仪所有气体通道的管路,应符合3.1.2.2要求。 4.1.3.3 基线漂移 a)在正常条件下,待基线稳定后,记录全烃初始基线值C1,并在其后每10min记录一次基线值CS,连续记录60min,按式(1)计算基线漂移。 式(!) ∮=︳Cmax-C1︳/R×100% ∮-基线漂移 Cmax-与初始基线值偏离最大的值,单位为毫伏(mV))) 在正常条件下,待基线稳定10min后,按表4的注入浓度要求,分别注入标准气体,每种浓度的气体注入N次(N≥5),分别记录其稳定示值CI,按式3计算重复性。 式3:  Cv-重复性 Cn-N次测量示值的算数平均值,用百分数(%)表示; Ci-第i次的稳定值,用百分数(%)表示; N-测量次数。 4.1.3.7 分析周期 查看并记录色谱仪设定的分析周期,分析周期应符合3.1.3 技术指标规定,注入一个混合气样,在分析周期内,所有气体组分按标准出峰完毕。 所有校准结果应符合3.1.3 技术指标规定。 4.1.4标定方法 4.1.4.1全烃用气囊/气瓶进样,每次进样量保证记录仪或仪器显示出平头峰; 4.1.4.2 组分用针筒进样(采用最短气路进样方式),选长周期分析,保证出峰完整,重烃用混合气样分配浓度; 4.1.4.3每个样品进样两次以上,重复性误差符合3.1.3的规定,取平均值作为该浓度的出峰值;进样浓度从小到大依次进行; 4.1.4.4 气样和进样浓度 表5      注入气体浓度 序号 标准气体名称 注入浓度 1 全烃:甲烷 1%、10%、50%、100% 2 组分C1:甲烷 1%、10%、50%、100% 3 组分重烃:混合气样稀释 按1/10、1/5、1/2、1/1比例 4 非烃:二氧化碳 20%,50%,80% 注: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其它浓度值的标准物质。 按表5浓度要求,分别注入标准气体,每个样品至少进样两次,重复性误差符合3.1.3的规定,取两次进样的平均峰值作为该浓度的出峰值;进样浓度应从小到大依次进行。 4.1.5 标注 在记录原图或打印长图上标注井号、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操作员、操作日期、气样名称、钢瓶号、浓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