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靖安侏罗系延9油藏中期开发技术探究
靖安侏罗系延9油藏中期开发技术探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靖安侏罗系塞247、塞248区块延9油藏的开发形势予以分析,深入掌握了油藏开发现状,认清平面注采矛盾。通过注采比与含水上升的关系,提出塞247、塞248区块合理的注采比;利用Dupu it临界产量公式,结合井组开发现状分析,提出塞247、塞248区块延9油藏目前开发的合理采液强度范围;通过对不同注水强度下剖面吸水形态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确定出合理的注水强度范围,为下步油藏开发提供有力指导。
关键词:地层压力 平面差异化 注水强度 采液强度 注采比
一、区域地质概况
1.地质概况
塞247、塞248区块属于靖安油田侏罗系油藏,该区域构造位置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段。晚三叠世末期,印支运动使盆地整体抬升,延长组顶部遭受不同程度的侵蚀,形成起伏不平,残丘与河谷交错分布的古地貌特征,从而导致油气向上逸散,进入侏罗系地层形成侏罗系油藏。本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属于甘陕古河与蒙陕古河中间的指状残丘,在此背景上,沉积了侏罗系延安组的一套河流—沼泽相地层。
区域构造为一向西倾斜的大型平缓单斜,地层倾角0.5o左右,由于差异压实作用,形成多组轴向呈近东西向的鼻状隆起,侏罗系油藏就分布在这些鼻状隆起构造的较高部位,整体构造形态上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构造特征。
2.储层概况
塞247、塞248区块延9油藏砂层厚度10-40m,由于延9期与延10期古河的继承性,砂体油源沟通好。油藏埋深1350m~1530m,原始压力为10.89 MPa,油层温度39.9℃。油藏在形成时因受到差异压实、砂体展布和构造的共同作用,上倾方向由于相变或物性变差形成岩性遮挡,下倾方向受构造控制,油藏类型属构造~岩性油藏。
二、油藏特征及开发规律
1.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1.1 平面非均质性
1.1.1砂体有效厚度较大,但分布不均匀。
1.1.2孔隙度16%-18%,以二、三、四级为主,孔渗性好。
1.1.3油藏流动单元平面展布以A类、B类为主,物性相对较好,但非均质性强。
1.2层内渗透率非均质性
塞247、塞248延9油藏大部分砂体渗透率都属于中等偏弱的非均质性,少部分出现强非均质特征。其非均质性以复杂复合韵律和相对均质韵律为主,占韵律特性总量的56.5%,简单正韵律与复合正韵律一共占25%左右,其余为简单反韵律和复合反韵律共占18.5%。
2.压力变化规律
在油藏开发初期,由于注采井网不完善,地层能量不断下降,通过不断的井网完善以及平面注水调整,部分低压油藏的地层压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油藏整体压力呈上升趋势(2008年5.6MPa↑7.6MPa),目前压力保持水平69. 8%,但由于油藏平面物性差异以及井网完善程度不同,平面上能量分布不均现象突出。
3.平面注采现状及开发规律
3.1 受油藏物性差异影响,平面采液强度差异大。部分区域采液强度过小,无法发挥油藏生产能力;部分区域采液强度过大,容易造成含水上升。
3.2受油层厚度以及地质配注的需求的影响,平面注水强度差异大,导致部分注水井剖面注水强度过大,剖面吸水形态快速变差。
3.3 平面注采不均匀,井组注采比差异大,导致区域能量分布不均。
3.4受平面注采矛盾的影响,油井含水快速上升,影响油藏采收率。
随着油藏采出程度的增加,油藏含水上升,存水率下降,表明油藏水驱油效率降低,注水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尤其自采出程度大于7.8%以后,油藏的含水的快速上升明显影响了油藏的开发,导致最终采收率的降低。
4.微生物调驱的运用及见效规律
4.1 微生物调驱实验的理论依据
4.1.1选择3%调剖生物及营养液注入地层,主要作用为改善油藏剖面吸水,提高注水压力和水驱波及范围。(营养液组成:淀粉、蔗糖、氯化铵等)
4.1.2注入2%驱油微生物及生物酶,改善平面水驱,达到提高采油效率的效果
4.2 开展的工作量及效果
塞247、塞248延9油藏分别实施微生物调驱实验3个井组,措施1-2个月后,井组明显出现见效的现象,目前日增油15.4t/d,累计增油达4200t。
4.3 调驱实验的适应性分析
4.3.1从增油角度分析:目前微生物驱油效果较好,适应塞247、塞248油藏开发。
4.3.2从注水剖面变化的角度分析:可对比三口井平均剖面吸水厚度由措施前6.7米的上升至措施后的11.6米,吸水剖面明显好转。
4.3.3从油藏平面注采的角度来分析:措施后3口高含水油井含水下降,5口低液量油井液量增加,平面采液趋于均衡,微生物调驱措施适应于塞247、塞248油藏目前的开发。
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6年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英语人教版上册选词填空专项练习.docx VIP
- 2023年3月英语四级听力真题及原文.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富硒农产品行业供需分析及投资风险报告.docx
- 2024年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3-2024学年 河北省 邢台市 信都区 校联考 七年级(上)期中 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 VIP
- 入党志愿书表格(电子版空白表格).doc VIP
- 2025年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VIP
- 新版七上英语说课课件人教版.pptx VIP
- 《稀土金属》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