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版《孟子》二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ppt

语文课版《孟子》二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课版《孟子》二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

2. 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论述逐层推进,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提出主张——舍生取义 正面分析舍生取义的原因 反面论证“义”的价值和作用 比喻论证 对比 论证 第一部分 “义”重于生命,应舍生取义。 不食嗟来之食------人虽饥饿,仍将“义”看得重于生命,甚至宁死不食。 不辨礼义接受万钟------指出为物欲所蔽是丧失了羞耻之心,对自己没有好处。 第二部分 举出实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并得出中心,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惑。 鱼和熊掌价值不同,鱼普通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4、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5、 结合本文内容,谈一谈你对“舍生取义”的理解,列举出你熟悉的“舍生取义”和“见利忘义”的历史人物各一个,并用简洁语言加以说明。 孟子在本文中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它告诫我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高尚的追求与信仰,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造福未来。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2、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 2、“得”通“德”,感激。 3、“与”通“欤”,“呢、吗” 4、“乡”通“向”,从前。 5、“辩”通“辨”,辨别。 富贵不能淫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房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 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能实现志愿,就与老百姓一 同遵循;如果不能实现志愿,便独自坚持仁道。富贵不能使我昏乱,贫贱不能使我动摇,威武不能使我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大丈夫”的标准原则是,能居仁、由义、依礼而行;有理想,能坚守正道;能坚持,面对威胁利诱毫不动摇。 居而能守仁,立而能守礼,行而能由义,皆是比喻用法。 语文版新教材 《孟子》二则 正安县流渡中学 严庄坤 2016.9.20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 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 3、初步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 1、了解作者作品。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子的节奏。 3、翻译课文,思考“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 有甚于死者”中“所欲” “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4、“故患有所不辟”中“患”指什么? 5、“非独贤者有是心”中“是心”指什么? 6、“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 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孟子 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的言论和行动,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正音、释义: ①不为苟得也 ②所恶 ③箪 ④羹 ⑤蹴 ⑥为宫室之美 (wéi,动词,做,干) (Wù,动词,厌恶) (dān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gēng 汤) (cù 用脚踢) (wèi,介词,为了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