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月心理调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考前―月心理调节

案例:非常用功的学生,成绩始终中上等,但最近几次考试不理想,她就着急起来,整天郁郁寡欢、愁眉苦脸。越来越急 原因:对考试成绩过于关注 对策:考试时平常心。平时考的不好应该高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消灭在高考前) 适度紧张 维持考生的兴奋性, 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 不紧张焦虑 容易大意失荆州 焦虑的应对策略 1、焦虑是正常的,悦纳自己目前的状态。 2、制定恰当的高考目标,不对自己提出超出能力和时间的要求。 3、适当宣泄情绪 4、关注此时此刻的感受而非未来 5、脚踏实地、每天按部就班,定时定量的复习和作息习惯,胜过任何一剂心理“良药”。 焦虑的应对策略 腹式呼吸法 先做两个深呼吸,然后用力吸气直达腹部,维持3秒,缓慢呼气,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尽量缓慢地重复多次深呼吸,辅以暗示:吸进新鲜空气,把疲劳和紧张排出体外。 焦虑的应对策略 神游法 闭上眼睛,幻想一个向往已久地方。可能是某旅游胜地,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自由翱翔的雄鹰……也可能是自己喜欢的城市、国外小镇等等。此时,人完全陶醉在醉人的风景当中,身心放松,大脑也得到了休息。 肌肉放松法 闭上眼睛,做3个深呼吸,体会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从紧张拉伸到酸软放松的感觉。尤其注意头部和眼部肌肉的放松。 心理治疗法 如果紧张情绪非常严重,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则需及时看心理医生。 精神恍惚 案例:某同学想着高考马上就要到了,想多找时间来学习,晚上经常开夜车,结果白天精神越来越差,上课经常走神,有时打瞌睡。 原因:只顾学习,不懂休息,时间安排恶性循环。 对策:科学安排时间,调整生物钟。确保每天至少7小时睡眠时间。 心理饱和 案例:高三后,大多数同学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原因:大量学习活动单一,只是重复地进行大量练习 对策:不断变化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 劳逸结合,比如午睡、课间聊天、听音乐、散步等等 “高原反应” 案例:学习中使出浑身解数、拼劲全力,但是学习成绩学习效率仍停滞不前,甚至觉得还不如经常玩的同学效率高呢! 原因:重复练习;弱点不明;欠缺踏实 对策:情绪调整(做些题目找到成就感)和能力训练 有针对性的练习,不要一味求多、求难;明确弱点、努力突破 暂时失忆 案例: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想不起来 原因:回忆信息暂时遗忘 对策:平时要扎实的学好学好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在体系中找其位置。 要保持冷静、轻松,可以想一想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从而找到线索 暂时放下,回头再看 问题表现与评估 懈怠行为是人们为了缓解心理压力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懈怠时间的长短和程度轻重,恰好反映出一个人承受心理压力能力的强弱。 能力强的人会在暂短的懈怠之后及时调整自己重新进入振奋的状态,而承受心理压力能力弱的人,则要依赖于外力摆脱懈怠状态,靠外在的激励和监控力度才能坚持进行难度大的学习。 懈怠的主要原因 1,考学前高强度的学习带来的身心疲惫。 2,学习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挫折,感觉难以克服。 3,“心理饱和”现象。做事效率下降,韧性、耐力减弱。一些优秀考生说:“不是烦躁,也不是没信心,就是复习不进去了。”一些成绩较低的同学说:“我就这样了,靠这十几天的复习也不会提高,没必要怎么复习了。”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说:“该看的都看了,做了也考不到,太熟悉,没有新鲜感。”这正是“心理饱和”现象的典型反映。 懈怠的应对策略 学生应对:? 1,适当减少复习时间,增加放松、锻炼、散步时间,不打疲劳战。 2,积极暗示与自我激励。豁达、从容,坚信复习什么都会有收获,黄天不负苦心人。 3,变换复习形式。 重新制订目标,例如:比目前提高20分,然后积极寻找,这20分我可以从哪些学科得到。 把复习过程变得有趣些,例如,做数学题时想象自己是秃头的数学老师在演示;背诵时与同桌合作,想象自己在进行有奖竞答游戏。?? 问题表现与评估 典型案例: H,女,高三学生,独生子女,性格偏内向,在家与父母沟通较少,父母对H成绩要求较高;在学校人际关系一般,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自述:最近一个月内心情烦躁,有焦虑倾向,整个人浮躁不安,想认真复习但总是静下心来,或者偶尔静心十几分钟又开始烦躁不安、走神遐想甚至干脆放弃复习开始聊天或睡觉。 烦躁的应对策略 学生应对: 1,品味烦躁情绪,把握学在当下。 2,在现阶段考生关键需要调整心态而不是学新知识,如果因为一些学习问题而一味地怨天尤人、怪罪自己、怪罪他人、怪罪过去,不仅无法帮助你解决问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