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2010学年度期中测试
2009—2010学年度期中测试
高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灰烬(jìn) 摭(zhé)拾 商榷 (què) 搭讪 (dā)(shàn)
B. 饿殍(fú) 隽(juàn)永 甄(zhēn)别 蜉蝣(fú)(yóu)
C. 戕(qiāng)害 诳(kuáng)语 熨(yù)帖 窈窕(y?o ti?o)
D. 不啻(chì) 驽(lú)马 静谧 (mì) 坍圮(tān)(pǐ)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项研究耗费了他几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功败垂成,他兴奋不已。
B.学员们长期生活在实事求是的氛围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了求真务实的习惯。
C.这个罪犯的父亲就是横行乡里的痞子,如今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的父亲还坏。
D.这两个要素之间休戚相关,缺一不可,你平时一定要注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未改变。B.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的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14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4、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端正)
下江陵(向下游到)
顺流而东(向东进发)
酾酒临江(斟酒)
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小岛)
驾一叶之扁舟(小船)
渺沧海之一粟(眼泪)
15、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16、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终葬于先人之北,然后惟其所愿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托遗响于悲风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君欲何往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8、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19、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②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