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县沿海和灌河开发情况汇报
某县沿海和灌河开发情况汇报
XX县沿海和灌河开发情况汇报
这次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国家有关部委来江苏实地考察沿海综合开发问题,各位领导和专家今天莅临我县视察指导工作,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XX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59万人民,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现将我县沿海和灌河开发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简要汇报。
一、XX概况
XX建县于1966年4月,是盐城的“北大门”,地处盐城、淮安、连云港三市五县交汇处。县境东临黄海,北枕灌河,南至中山河,西与灌南、涟水两县接壤。县域面积146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3.14公里,灌河流程46.5公里,耕地面积87.4万亩,总人口59万,下辖12个乡镇、3个园区。黄海农场、灌东盐场在我县境内。
XX区位优势明显。XX地处江苏“四沿”开发中的沿海和沿东陇海线交汇处,东面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面与连云港市以灌河为界,既是沿海又是沿灌河县份。处于灌河入海口的陈家港是天然良港、国家二类开放口岸,也是连云港的最佳配套港,可以和国内各大港口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直接通航;加之灌河又在我县县城与通榆河交汇,经通榆河、通扬河与长江相连,因此形成了响水河海相连、江河相连、河河相连的独特地理优势。同时,沿海高速、204国道、2条省道和即将开工建设的连盐铁路贯穿全境,我县距盐城、连云港机场均不到1小时车程,随着苏通大桥的通车,我县已融入上海3小时都市圈,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XX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海岸带总面积240万亩,占全省的24.5%、全市的35%;沿海滩涂46万亩,其中盐田37.6万亩,80%以上是工业用地,极具开发价值。素有“苏北黄浦江”之称的灌河,是我省唯一没有闸坝碍航的天然入海潮汐河道,河宽水深,长年无冻,四季通航,流经宿迁、淮安、连云港、盐城四市的沭阳、宿豫、泗阳、淮阴、涟水、灌南、灌云、响水等8个县区,全长74.5公里,流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人口约800万,开发灌河将对沿灌河区域乃至苏北地区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灌河在我县境内流程最长,达46.5公里,平均潮位水面宽820-1100米,水深8-12米,可兴建万吨级码头13座、千吨级码头百座,且岸线后方陆域腹地广阔,具备发展造船、码头物流等产业的优越条件。
XX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全县干群紧紧围绕县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力争2016年、确保2016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大力实施以工强县、沿海开发、城镇崛起、外向带动四大战略,突出重抓工业、重抓城建、重抓增收、重抓服务四项重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用电量、注册外资实际到帐等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列盐城市第1位,另有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列全市前3位,在全市三个文明建设综合考评中获得9个县总分第2名;今年以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高开高走,上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和增幅在全省52个县(市)中同比分别上升4位和11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10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列全市第1位,为实现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进位、在全市争上游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加快沿海和灌河开发积蓄了后劲。
二、沿海和灌河开发情况
沿海和灌河是我县跨越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2006年6月,我们在县第八次党代会上明确把“沿海开发”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此后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依港兴工、以工兴市、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具体部署,确定了“科学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建设跟进,不失时机招商引资”的初期开发思路,今年又在沿海和灌河开发初见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项目建设,打造三大产业,实现三港联动”的新要求,加快推进沿海和灌河开发。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先行。我县于2006年8月成立陈家港沿海经济区,其中工业区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沿海开发港口、港城、临港产业区“三港联动”总体规划以及灌河到326省道之间地带的整体开发详细规划,“三港联动”总体规划已通过市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在“三港联动”总体规划指导下,我们进一步制定完善了造船、能源、环保化工、港口物流等产业和港口岸线利用等专项规划,围绕重点打造江苏沿海知名的造船、能源、环保化工三大产业基地的目标,坚持科学规划、环保优先、集约开发沿海和灌河资源。在岸线使用上,充分考虑沿岸与腹地的产业布局,努力实现“少用岸线,多用腹地;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少建专用码头,多建公用码头”,使科学发展观得到有效的落实和体现。我们在灌河沿线规划了万吨级以上码头9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