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理论的发展与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ppt

核算理论的发展与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算理论的发展与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

国民经济核算,就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统计学、数学方法对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经济活动成果进行描述和测定。国民经济核算 理论作为统计学的分支,在统计学学科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业内学者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其创始人之一,英国著名统计学家理查德 ·斯通(John Richard Nicolas Stone)教授,被誉为国民经济核算之父,并因此荣膺198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国民经济 核算理论的发展为保证各国国民经济核算成果的国际对比,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及相关机构曾向世界各国推荐过4个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 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s Balances,简称MPS)、《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ystem of Social Demographic Statistics,简 称SSDS)和《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体系》(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简称SEEA),其中影响最大的是SNA。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核算体系是1953年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委员会推出的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53(SNA)》(以下简称SNA1953),这是以斯通教授为首的专家组研制的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国民经济核算理论范本,目的 在于提供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报告国民收入和生产统计成果的框架。在SNA的发展过程中,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于1971年向世界各国推出过另一核算体系 MPS。它包含五大平衡表,即物资平衡表、财政平衡表、人力平衡表、国民财富平衡表、固定资产平衡表以及三个补充表。其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是马克思的 劳动价值论和再生产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只是转移它已含有的价值,而不创造新的价值,创造价值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投入的活劳动。 所以,只有物质生产领域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才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不创造价值。这样,全部经济活动部门被分为两大领域: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 质生产领域。这一基本分类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核心指标和系列平衡表,形成了MPS的基本架构。显然,这些核算范畴和核算表适用于物质管理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体制国家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故而,当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产活动和非物质生产活动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逐步转型时, MPS的存在基础受到了严重动摇。最终,MPS不得不退出国民经济核算实践,成为历史。联合国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将更多精力投向SNA 的发展、完 善以及新核算体系的研究。1964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专家组根据各国核算的实践,并考虑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经济体制国家国民经济核算的需求,着手修订S NA1953。1966年专家组在第二届年会上再次讨论了关于SNA修订的相关文献和资料,研究了不变价的国民经济核算和收入分配统计以及投入产出问 题。1967年的第三届年会进一步研究修订方案,形成了最终决议并提交联合国统计委员会。1968年统计委员会批准了SNA1953的修订版,即 S NA1968。SNA1968较系统地阐述了生产、消费、积累和国外4个重要的子核算,并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以及总量分解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了一 套容量为20个账户的账户体系,并据此整合出若干综合账户。同时,它还综合考虑了发展中国家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强调其与MPS的区别与联系,对 投入产出核算、价格核算、物量核算以及交易活动测度等也进行了研究。至此,SNA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但是,同其他新生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一 样,SNA自诞生之日起在广受关注的同时,也饱受修正、完善的期待。特别是近年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环境和资源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修订SNA 的呼声也日渐强烈。焦点集中在两方面:一是GDP的局限,二是SNA的范围和功能。不少学者对SNA中的核心指标GDP提出了批评,认为其综合功能不 强,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成本,不能正确反映经济效益和实际国民财富的变化,也不能实际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和知识产出;对于SNA内容的批评则主要 集中于核算的范围,认为SNA没有全面反映环境资源的消耗,没有对实物型自然资源、环境成本,以及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核算。据此,有人主张在S NA 的基础上建立包括环境与资源在内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加强对经济成果中环境成本的核算;有人则主张建立一个与SNA并行的独立的环境核算体系 ,以进行环境资源、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核算。然而,囿于各国统计实际,特别是操作上的困难,这些主张都只是停留在理论探讨和思辨阶段,并未付诸实施。 完!谢谢观赏,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