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事一人
多事一人 写出人物的个性;训练要求;背景知识1;背景知识2;范文品析1;写法借鉴1;范文品析2; 健忘的教授
教授名叫伊里奇,是一所大学文学理论方面的权威。他在绘画、音乐方面也有着惊人的才能,同时,他对一些事情又特别健忘。
许多年以前我在该大学读书时,有教授的一门课。由于入学手续办晚了,开课一个多月后我才第一次去听他的课。伊里奇教授踩着早八点的铃声准时走进教室。他五十多岁,上穿圆领毛衣,下穿牛仔裤,人很精神,没有半点儿学究样儿。突然,他看见了坐在第一排的我:“噢,新来了一个外国学生!你好,欢迎你来听我的课。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国家的?”我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教授报了姓名、国籍。
“啊,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创造智慧和文明的国家,我很崇拜她。”
“谢谢您,教授。”
“下面开始讲课。”教授两手插进裤兜儿,坐在讲台的角上,开始讲了起来。没有课本,没有教案。他就像一台电脑,所有内容都很有条理地从他口中准确地“输出”。更令我吃惊的是,讲课时所涉及的引语,他竟能说出它们出自某书、某版本以及出版年月,甚至页数。第一课我就被这位教授征服了。
一个星期后我去上第二课。由于去晚了,第一排已没有位置,我坐在了最后一排。教授准时走进教室。他的目光落在了最后一排的我身上:“噢,又来了一个外国学生!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国家的?”我不好意思当众提醒教授我们已经认识了,只好站起来再次报姓名、国籍。
; “啊,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
第三次上课时,我刚进教室,前边的一个同学就嚷开了:“杨,你今天可别再换位置了,赶快老老实实坐在第一排,否则伊里奇教授又该认第三个外国学生了。”于是我坐在了第一排。教授进来后,看见了第一排的我,但这次没有说“噢,又来了一个外国学生”。他开门见山地讲起了课。只是快下课时,教授忽然问:“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中国学生怎么没来?”
教授健忘的笑话在全校广为流传。据说,他年轻时,有一天晚上把儿子放在婴儿车里推出去散步,路上遇见了一个老同学,他就和人家聊起来。两个多小时后,他自己回了家,一进门就问妻子:“咱们的儿子睡了吗?”
还有一次,他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去五十多千米外的小城,办完事后他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买了一张长途汽车票乘车回家了。第二天上班时才想起来小汽车忘在了小城。;写法借鉴2;范文品析3;
时光带不走的美好回忆
“天哪,刘老师,你竟然还留着这个!”日前,当辽宁鞍山第九中学40岁的英语老师陈飒看到自己26年前上初中时的成绩单时,不禁惊讶地叫出声来。
她口中的刘老师,名叫刘映,是当年陈飒在51中读书时的英语老师,现在是她在九中英语教研组的前辈,鞍山市劳动模范。刘映有一批“压箱底的宝贝”——包括从教29年来的所有教案,不同届别学生的英语成绩单,历届学生的高考通知书复印件以及学生们送给她的毕业纪念册。对于她来讲,这些都是时光带不走的美好回忆。
“我在家称了一下,15公斤多点儿,太沉了,没都拿来。”看着记者对一本本教案、一摞摞通知书、一张张成绩单惊诧的表情,刘映说这些只是她“家底儿”的一部分。
刘映1986年从鞍山师专毕业后分配到51中学任教,四年后调入九中,再没离开。从执教第一天开始直到现在,一共48本工整的教案,她都保留着,不仅见证着英语教学的发展变迁,也记录着她对事业的不倦追求。
2000年,九中新教学楼竣工搬家时,刘映没在办公室,有工作人员看见放在地上的一摞已经破旧泛黄的教案,以为是哪个老师不准备要的“破烂”,就随手丢进了垃圾箱。刘映回来后发现了,疯了一样地找。还好,终于在垃圾箱旁边找到了还没来得及运走的那些“宝贝”。
;学生们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复印件,都是通知书到学校后,刘映自己复印保留的。在每一张通知书的右上角,都有她手写的这个学生当年的高考分数。这份细心,很多学生自己和家长都没有。“你看这个,602分,当时九中还是普通高中,第一次出现600分以上的学生,说出来别的学校都不相信。”指着这张通知书,刘映笑容满面。
“你看这个相册,这是我2001年生日那天,01届5班的学生送我的。我生日是6月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周时间。当天中午我到教室一看,竟然一个学生也没有,给我急坏了——眼看要高考了,这帮孩子跑哪儿疯去了?第二天一早,我刚到班级,忽然发现一大束鲜花摆在讲台上,旁边放着这本相册,全班同学全体起立,祝我‘生日快乐’,我的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原来,前一天中午他们是拍照去了。”
一页一页地翻看相册,看到每一个学生的签名、留言,刘映脸上的欣喜穿越了几十年的光阴,清晰如昨。
(光明日报记者 毕玉才 光明日报通讯员 金悦);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