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绘画看中国古代坐具形式演变和其简约风格形成
从绘画看中国古代坐具形式演变和其简约风格形成 摘要:中国古代的席坐方式经历了从席地而坐至席榻而坐,继而垂足而坐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席坐方式改变的同时是中国古代家具中坐具形式的演变。中国古代坐具,从汉时的席、榻开始,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近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到了明朝,坐具――以椅子为代表,终于到达了其制作的巅峰,形成了独有的明式简约风格。本文尝试从古代绘画中的生活情景中寻找席坐方式和坐具的演变的例证,并浅析明式坐具的简约风格的发展成因。
关键词:绘画;席;榻;坐具;简约风格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14-04
一、明代以前坐具的发展
起源:
木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传承脉络之一,可上溯至河姆渡带榫卯的干栏式木构建筑(如图1);七千余年前出现的聚落文明的曙光是木文化开始的见证。丰富的汉代木胎漆器的及唐代佛光寺木结构建筑的存世,都体现了木作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坐具作为木作家具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实际历史应远早于现存实物证据。尽管尚无宋以前的坐具实物存世①,我们可以从壁画、石刻、砖刻和绘画等中寻找素材,追溯坐具的演变历程。
(1)商、周
公元前一千多年商、周人的生活方式,对现代人来说已是难以清晰地想象其状况。而就人类放置身体的坐姿而言,无外乎四种,可分为箕踞、蹲踞、跪坐和高坐。苏莹辉先生曾就殷商时期的石雕人像进行考察,归纳出殷人的居处方式为坐式、蹲式与跪坐式,在结合商周文字加以分析之后,他推论商人已有跪坐的习惯,面对主人、敬奉鬼神,享用饭食或宴飨宾客等,均在跪坐中进行[1,2]。傅斯年在对殷墟和殷人起居方式考据后推断,早期蹲踞与箕踞的习惯似乎较跪坐更为流行,蹲踞与箕踞不只是所谓夷人的习惯,且可能是夏人的习惯[2]。跪坐原本仅为商贵族的起居法,而后经沿袭成了一种供奉祖先,祭祀神天以及招待宾客的礼节,直到商朝人周化以后又加以发扬光大,发展成所谓“礼的系统”。周朝礼仪所载,无论婚礼、祭礼、丧礼、朝觐及庶民的生活情况皆是在席上行跪坐礼[2]。故席地而坐与礼的形成是相互存在的关系。
及至春秋战国时期,依孔子所言,周礼衰微,虽然贵族之家仍不少奉行古礼,但知礼守礼的人毕竟少了。战争促使社会秩序重建,诸子争鸣,百家兴起,文化与思想起了重大的变化,席的使用与装饰已不受以前身份地位的限制了。席地而坐的时代,早已有高出地面以供睡眠用的床,其记载可数见于《诗经》等,而其萌芽已在商之前[2]。床起初只作为卧具使用,战国时期出现了高起的坐具,宽广如床,可容多人共坐,依当时习俗,需脱履登床跪坐。此种高起坐具。战国及东汉以前较少见,东汉以后,渐渐普遍,狭长的床被称为“榻”,成为床式坐具[2,3]。
(2)秦汉至魏晋
秦汉厚葬之风盛行,墓葬中保留的画像砖和画像石生动地再现了秦汉市井生活,为秦汉家具提供了可靠的原始资料。席是西汉时期的主要坐具,不管是宴饮的士大夫、讲学的尊者还是书生、乐工、市井小民,均席地而坐。在成都出土的汉画像砖《宴饮图》中(如图2),宾主跽坐(正坐)于席上,面前有俎案,上放置食物。
汉末经学衰微,礼教不行,又使得传统席地而坐为主的文化起了重大的改变,且渐渐衰微了。及至东汉,开始出现铺设有席子而略高于地面的四方坐具――榻(如图3)。王勃《滕王阁序》中所云“徐孺下陈蕃之榻”,陈蕃为东汉名士;“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汉书所提之榻即为徐孺坐具。坐榻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是人们坐的方式的一次重大改变,开辟了坐具的新风尚。不过从保存丰富的汉代画像砖石中可以看出,汉代市井民众的起居方式仍主要是席地而坐或席地跪坐,大多数人习惯以跪坐的方式交谈、书写、饮食和劳作,只有贵族,部分文人雅士才使用低矮的坐榻。
(3)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随着原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和佛教的兴盛传播,中原开始移风易俗,其中就包括坐的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席地或坐矮榻上的跪姿坐法被打破,在北魏的统治阶级上层中率先出现了垂足坐姿[4]。
来自西域的可折叠、便携“胡床”此时已经传入民间②,带来了最早的高型坐具[5]。由于佛教的盛行,佛教壁画中的跏趺高坐形式(如图4,5)对此时的坐的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原来视为不合礼仪的踞坐开始逐渐能被接受[2,6-8](崔咏雪,1994;姚志国,1999;陈祖建,2004;佚大鹏,2012)。敦煌莫高窟十六国至隋代洞窟的壁画和雕塑作品中出现的家具主要是各种坐具,包含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坐具, 有席和榻;另一类是新出现的高足坐具,如胡床、交足折叠凳和类似椅子形状的高足坐具;这显示出社会习俗的逐渐变化, 也宣告中国古代家具的开创性发展[5]。在各种绘画和佛教壁画中,坐榻变得丰富,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反渗透系统操作维护技术手册1.pdf VIP
- 智慧物流园区可视化综合管控平台建设方案.pptx VIP
- 4.3 去括号(课件)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DB3502Z 5009-2018-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pdf VIP
- 上海市闵行区2024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风力发电机组电气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 VIP
- 安全文明施工承诺书.docx VIP
- 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国际人才流动与治理报告——以美国为枢纽的分析2024.docx VIP
- 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