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应用技术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应用技术1

微生物应用技术;主要内容:;前言;第一章 微生物多样性与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革兰氏阳性菌;1 微生物多样性;2 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2.2 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2.2 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纯培养技术与科赫法则的不足;9 其他微生物研究技术;其他微生物研究技术;10 微生物药物研究历史;酶抑制剂;当前寻找药物的热点:;11 厌氧菌研究技术;厌氧菌的种类;12 分子细菌学研究;分子细菌学与普通细菌学的区别;分子细菌学与普通细菌学的区别;分子细菌学研究方法;13 细菌基因组学;几种菌的纯培养分离方法;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传统微生物培养缺陷;极端环境微生物培养方法归纳;Isolating “Uncultivable” Microorganisms in Pure Culture in a Simulated Natural Environment; 作者依据膜过滤原理和固定化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培养方式。在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能通过膜,而细菌则在固定化培养??程中形成菌落。对于其生长机理的研究则有利于对环境中微生物的未可培养机理进行探讨。;研究结果;Cultivation of the ubiquitous SAR11 marine bacterioplankton clade;研究过程;研究结论;New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on and Detection of Previously Uncultured Microbes; 设计了针对分离目标Acidobacteria 和 Verrucomicrobia的PCR引物,同时对照洗脱培养皿和培养孔板进行PCR反应,确定培养目标,然后进行培养筛选,最后在使目标达到了纯培养。极大地减少了培养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了实验效率。 ;;结论与思考;极端环境微生物培养之未来;活的但不能培养的微生物;14 “不可培养微生物”研究技术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