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兰作品绘画语言解构性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景兰作品绘画语言解构性探析

谢景兰作品绘画语言解构性探析   摘要:谢景兰(1921-1995),亦名拉兰(Lalan),现代法籍华裔女艺术家。在音乐、舞蹈与绘画方面具不俗才华,并创作大量作品。1957年开始创作抽象绘画。作为现代中国散落在海外的华人艺术家个案,谢景兰女士自艺术创作上多方面、跨领域的才华,透过她的精彩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专注不拔的个人品格,使得她的作品在其身后仍然大放异彩。在西方现代主义以来,兴起有别于传统艺格敷词式的“新艺术史”的书写,主要有两组对应关系,第一组是形式与内容的对应关系;第二组是文本与情境的对应关系。本文拟用文本指涉艺术品本身,上下文表示艺术的发生情境,站在阐释的角度分析谢景兰的画作,而非“观看”。因此阐述成为我们分析谢景兰画作的主要方式。本文试图以谢景兰作品在几个维度所具的解构性为线索进行研究,发掘其艺术语言在现代主义艺术语境下的表达和呈现方式,从而使对其作品的进一步解读成为可能。 关键词:解构;现代主义艺术;中国山水画;符号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3-15-3 一、创作生涯回顾与检讨 作为身处现代主义美术背景之下,又在其策源地法国的华裔艺术家,谢景兰同时受到来自现代艺术中心巴黎的影响与来自自身文化基因――中国文化线索的影响,可以说实际上同时担任着外向表达与内向传承的工作。当我们试图厘清这些影响在谢景兰身上产生的效果,会梳理出一条独特的线索。 提到谢景兰的艺术创作之路,不能绕开的一个人,便是她著名的前夫――法籍华裔抽象派画家赵无极。赵无极在艺术创作上给予谢景兰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赵无极是直接影响谢景兰走向绘画创作道路的人,与赵无极十几年的夫妻生活无疑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谢景兰今后走向绘画创作道路,并且对其主要的艺术创作形态和表达方式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赵无极对其的影响是如此深刻,以至于贯穿了谢景兰整个的艺术创作生涯。直接清晰可辨的影响,来自于她的作品的抽象表现形态和抒情的内在意蕴。虽然谢不曾受过学院派的专业训练,十几年来的耳濡目染已经足以支撑她在绘画创作方面形成一套完备的表达方式。同时我们亦不得不瞩目于谢景兰在其它艺术领域的成就――诗歌、舞蹈以及音乐方面的建树,以及将她各方面的才华综合展示,谓之为“综合艺术”。这无疑受到当时的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这种新形式的概念艺术打破了艺术门类间原有的局限,使得各种艺术门类在交融与碰撞之下产生新的感官效果和审美体验。同时在时间坐标上,可以辨认出谢景兰对同时期西方抽象画派的汲养在其作品中产生的效果。在此基础之上,她以自身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极高的艺术天赋在绘画领域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二、内在张力和外部世界――两个向度下对中国绘画元素的解构 解构一词,来源于法国哲学家雅克“解构具有使用的灵活性、定义的不确定性、意义的多元性。正因如此,德里达说解构是X’,解构不是X’,所有这些句子都先验的误解了结构的要义。但无论如何,德里达难以回避“什么是解构”的问题。1967年德里达在《论文字学》中首先在解构哲学的意义上使用了这个词,指的是通过对文本结构的分析以增殖文本意义的活动。对于德里达来说,所谓解构就是通过语言游戏增殖文本意义的方法,来揭示文本已经蕴含却又被遮蔽的东西。”解构主义结合不同的语境可以有不同的阐释和所指。在谢景兰的艺术作品中,解构一词可以分别指向两条不同维度的线索:一条是谢景兰的作品作为西方艺术语言表达体系的抽象画,对于绘画空间深度与叙事性的消解;这一传统肇始自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的抽象画派,结束于抽象表现主义画派。它们在形式上否定绘画中三维空间的再现,排斥具象,同时消解画面表达的叙事性,走向单纯独立的视觉语言。另外一条则是谢景兰在绘画语言的表达中对于中国绘画和书法特别是对中国山水画元素的解构;这种解构,与谢景兰长期寓居法国而同时受到西方抽象画影响的背景发生作用,使得谢景兰的作品在同时与西方交轨的向度上,产生了对中国山水画元素与书法元素的消解,又在现代主义语境下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体验的建构。在这一个内向性的线索中,笔者将着重以她的几个富有典型性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 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己建立起了自身独特的风格体系。后又在历代美术评论家的研究与开掘之下自成一套语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以表达形式与表现风格为主线,我们可以发现和辨认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语言符号。在此,我们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符号和书法中的线条及构成与谢景兰的风景画做为并置的文本进行比较和鉴别,试图分析谢景兰作品中对于以上元素的解构以及由此可能传达出的解构性。在谢景兰1983年的布上油画《失去的空间》中,我们可以清晰的辨认出其中的山水画元素与表现风格:整幅画作的表现主题是山峦。在构图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