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卡里亚死刑废除理论中两个法理悖论再研究.doc

贝卡里亚死刑废除理论中两个法理悖论再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贝卡里亚死刑废除理论中两个法理悖论再研究

贝卡里亚死刑废除理论中两个法理悖论再研究   摘 要:“欧洲刑法之父”贝卡里亚的许多刑法理论已为世界主流国家的理论和实务界所采信,但其主张的废除死刑理论仍饱受争议。尤其在我国,学界对死刑改革问题争执针锋相对而陷入僵持。以法理角度对贝卡里亚死刑废除理论进行再分析,不仅可以借鉴前人成果,还可以为解决我国死刑改革僵局提供新的视野。可以尝试突破死刑改革问题上的僵局,在法理层面为我国死刑改革问题的主流意见提供法理支撑,并提出最终彻底废除死刑所需要的社会条件。 关键词:贝卡里亚;废除死刑;社会契约论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077-04 一、贝卡里亚废除死刑的理论 人类历史第一次明确提出废除死刑主张的是意大利人切萨雷“刑法之父”的桂冠。①他在1764年出版了不朽名著On Crimes and Punishments,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提出罪刑法定、罪刑均衡、双重预防的刑罚目的、追求最佳刑罚效果的刑罚适用原则、刑罚人道主义思想和在法制国家废除死刑一系列观点。特别是死刑废除理论,贝卡里亚分别从法理学和实然两个层面和两种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其首先采用法理学的角度和方法,借助社会契约论推导出死刑不是法律或刑罚的权利,而是一种战争。随后采用实然的研究方法,以功利主义角度对死刑进行社会学心理学分析,认为在法制国家存在死刑的唯一理由是“处死他(罪犯)是预防他人犯罪的根本的和唯一的防范手段”。但死刑根本无法预防和阻止他人犯罪,所以死刑这场战争既无必要也无益处。 贝卡里亚的刑法思想和其中死刑思想是如此重要,以致二百年后的现在仍有我国学者对此进行孜孜不倦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中多数只是对贝卡里亚死刑废除理论本身的纯粹介绍和历史意义说明,或只是纯粹摘引以佐证自己的观点,并没有像康德、黑格尔②那样对贝卡里亚死刑废除理论提出质疑,并进行深入剖析。所以“虽然已经有很多人对《论犯罪和刑罚》进行了理解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对其研究就已经结束。相反,就那些研究的成果看,都只是停留在零星而孤立的只言片语的引证、理解或综述性评价的层面上”。③因此采用第二种研究角度对贝卡里亚死刑废除理论中法理部分即前半部分进行再分析,对突破死刑问题僵局尚具一定借鉴意义。 贝卡里亚的废除死刑理论建立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社会契约论认为,人类社会在产生国家之前处于自然状态之中,而自然状态的种种弊端导致在该状态中人们生活的不可持续。于是人们通过契约的形式进行自然权利的让渡,组成共同体――国家,并由国家来保障人们的生活秩序和发展。“人们牺牲一部分自由是为了平安无扰地享受剩下的那份自由。为了切身利益而牺牲的这一份份自由总和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国家的君权。……最终这一份份最少量自由的结晶形成惩罚权。”④社会契约论坚持国家所有权利来源于其成员具体的自然权利的让渡。国家、法律不能用未经成员让渡的权利对他们进行惩罚。 贝卡里亚继承和应用社会契约论理论,其首先以社会契约论解释法律和国家刑罚权的起源。然后在此前提下,认为死刑不是法律的权利,或者说死刑不是来源于国家的刑罚权。因为贝卡里亚认为社会成员拥有自己的生命权,并且有权拒绝把如此重要的权利交由他人控制,即使把生命权让渡给了法律,社会成员也有权再把它收回。“法律,它仅仅是一份份少量人私人自由的总和,它们代表的是作为个人利益结合体的普遍意志。然而,有谁愿意把对自己的生死予夺大权奉予别人操使呢?每个人在对自己做出最小牺牲时,怎么会把冠予一切财富之首的生命也搭进去呢?……要是他可以把这种权利交给他人或者交给整个社会,他岂不本来就应该有这种权利吗?”⑤“因而,死刑并不是一种权利,我已经证明这是不可能的;而是一场国家同一个公民的战争,因为,它认为消灭这个公民是必要的和有益的……我要证明死刑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有益的。”⑥接着贝卡里亚从实然角度出发,论证死刑的惩戒和教育功能并未能实现,认为死刑刑罚既无必要也无益,所以应该废除死刑。 二、贝氏死刑废除理论中的悖论⑦ 贝卡里亚在死刑废除理论的前半部分认为法律没有权利剥夺社会成员的生命。因为在政府和法律形成过程中即刑罚权形成过程中,公民在签订社会契约时,只会把“尽可能少的”权利让渡给法律,不会把生命权让渡出来。“有谁愿意把对自己的生死予夺大权奉予别人操使呢?每个人在对自由做出最小牺牲时,怎么会把冠于一切财富之首的生命也搭进去呢?”⑧“人们在心灵的最深处……总认为:自己的生命不受任何用其铁腕统治世界的人的支配,除非出现这种必要性。”⑨贝卡里亚一方面认为社会成员会尽可能少地把权利让渡给法律;另一方面强调人们不会把如此重要的生命权让渡给法律,由他人去主宰自己生命。贝卡里亚间接地承认社会成员在签订社会契约之时拥有一份自由,拒绝把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