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专 业: 土木工程 年 级:2012级班次2班 姓 名: 吴浩 指导教师: 鲍安红 完成时间: 2015.1.8 成 绩: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某多层厂房楼盖设计 1、 建筑方案 某四层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尺寸为 L1 X L2 = 24 X 19.8m,该厂房平面柱网尺寸见下图,其二层和三层使用相同,设计一、 二层楼盖。 1 i ■ 1 1 1 1 1 L i 1 1 h 1 1 0 6 6 1 J ! ! 1 | ! I J 1 3 1 1 0 6 6 1 1 f I 1 1 J— I n I OOCDCD E ■ _ 1 1 1 / 6000 1 I / 6000 1 I / 6000 1 ! 6000 1 图1平面柱网图 2、 设计资料 (1 )楼面活荷载:9KN/m 2(2) (1 )楼面活荷载: 9KN/m 2 (2) 楼面做法: 20mm 水泥砂浆面层,密度p = 20 KN/m 楼板自重:p= 25 KN/m 3 楼板底面采用15mm厚混合砂浆抹灰,密度p= 17KN/m 3。 混凝土 C30,梁内纵筋用H级钢筋,梁内其他钢筋和板内钢筋采 用I级钢筋 3、 梁格布置 按照单向板肋形楼盖进行楼盖设计:主梁支承在柱上 梁格布置必须考虑以下四个原则: 承重需要;②刚度需要(舒适度);③支点避开洞口;④经济跨度。 主梁方向确定:次梁经济跨度4 ―― 6米 J 1 1 O S g 、 g g g X o o g 9 \ .6000 f 6000 z 6000 / / / (3 (3 )板、次梁、主梁截面尺寸初步确定(表 14-1 ) 图2 主梁布置图 (3)次梁布置:单向板经济跨度1.5 L L s 1 o o 9 9 、 CD o 9 9 \ o 、 o 9 g \ ,6000 7 6000 / 6000 z 6000 / A d * 3米 图4梁格布置图 架、板截面的啸用尺寸 构件种类 高跨比 >注 单跨简支梁 1/18*1/12 V14-1ZS 1/14-1)8 梁的宽高比(bfh)—般沟1总F忆6 以旳mm为模数 单向板 ^1/30 屋面板血MGOmin 民用建筑瘵板血^€Omm 工业建筑褛板h刃omm 存车道下的楼蛇3 ^BOmm 双向板 四边简支 四遞续 高跨比冉仃中赵恥短向跨度 板惇一^宜为SOminQ W 160mm 密肋板 单跨简支 ^1/25 面板方多50mm 250mm 板的悬屈扶度耋500mm, h 5:G0mm M 100mm 无 有廊 1/30 150mm 板:按照新规范要求(上表),板跨2200mm,板厚h应》72mm,取 h=100(10mm 倍数) 次梁:按照上表,次梁跨度6000mm ,次梁高度应在350?500之间, 取次梁高度hc=400mm,按照高度的1/2?1/3取截面宽度,取高度的 1/2为次梁宽度bc=200mm (次梁高和宽均为50mm 倍数) 主梁:按照上表,主梁跨度6600mm ,主梁高度应在400?550之间, 取主梁高度hz=500mm (主梁高度应大于或等于次梁高度,一般大于次梁 高度),按照高度的1/2?1/3取截面宽度,主梁宽度bz=250mm (次梁 高和宽均为50mm倍数) 4、 单向板的计算和配筋 (1 )单向板的计算简图: 单向板取单位板宽为计算单元,按连续板计算内力。板的计算跨度取 值按:净跨ln+支座计算长度;其中当支撑在梁上,支座计算长度 =0 ;当 支撑在墙上,支座计算长度=墙厚12 ;边跨计算跨度w 1.1 In,中间跨计算 跨度w 1.05 In。当连续板在五跨以内时,按实际跨数计算内力;当连续板 超过五跨时,可以简化为5跨计算,即所有中间跨的内力取与第3跨一样。 即图中的计算简图,将中间四跨去掉。 板计算简图 板 计算简图 图5楼板选取单元图 (2)荷载计算 板厚确定: 确定的板厚即要满足高跨比的最小要求,还要满足板厚的最小要求 表 14-1。 恒载g计算: 楼面做法:1.2 X 20 X 0.02=0.4 KN/m 楼板自重:1.2 X 25 X 0.1= 3kN/m 板底抹灰:1.2 X 17 X 0.015= 0.306kN/m 合计:g=0.4+3+0.306=3.706kN/m 活载 q 计算:q=1.3 X 9=11.7 KN/m (4)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弯矩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板的弯矩按下式计算: M ( g q)l2 其中系数 取值按图14-23。(教材图14-23 P357 ) TOC \o 1-5 \h \z -n —厂 图7 (教材图14-23)板的弯矩系数 B C D E F 由图中可以看出两边跨跨中弯矩值为负最大

文档评论(0)

cooldemon0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