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货物学》第四章
第四章 危险货物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危险货物的品种、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近年来,在货物的运输与储存过程中发生了多起危险货物的事故,使人命、财产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据统计,目前通过各种运输方式运输和储存的货物中有50%以上是危险货物,常运的危险货物达三千多种。 案例 1981年8月26日中国籍1.5万吨级远洋轮“莲花城”在新加坡西锚地,当值班水手检查完货舱后关闭照明灯时,第四货舱突然起火,随后第三、第二货舱相继起火、爆炸,虽经奋力施救,但因火势猛烈,最后被拖上浅滩搁浅而实施全面施救。据查第四货舱内载有“可发性聚苯乙烯珠体” 。 案例 1989年,某货主申报托运据称为DPT发孔剂的危险品,作为第4.1类易燃固体运输。船舶开航后,在南中国海发生了13次爆炸。事后分析,该物质的学名是“二硝基戊撑四胺”,不加减敏剂的话,属于爆炸品;加入18%以上的减敏剂可作为4.1类易燃固体运输。该物质不允许用铁桶运输,而且应控制温度在50度以下。 但货主未对货物加减敏剂,又使用铁桶,船方未对货物控制温度,造成重大损失。 案例 1999年7月某集装箱船在大连港装载了“次氯酸钙”,航行在地中海东部时起火并爆炸。英国海难救援队花了5天的时间才将大火扑灭。此次火灾对货物和船舶均造成极大的损失,船舶通过保赔协会提出了2亿美圆的高额索赔。 事故原因主要有:货物产品质量低下杂质多;包装过大;积载不当即靠近热源等。 案例 1993年8月5日,深圳清水河化学品仓库着火爆炸,死亡15人、伤100多人,损失2.0亿元。 主要原因是设计违规,审批不严,违规存放。 案例 2003年5月28日,“华顶山”集装箱船舶在厦门港,刚出港船舶发生冒烟,后发生爆炸,船舶沉没。 有三个箱子装有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UN 1384,第4.2类,在空气中易于发热、自燃,并放出二氧化硫气体,受热190度以上可发生爆炸。 瞒报、包装不良(普通编织袋)等。 案例 2005年3月29日,载有29.44吨液氯的鲁H00099号罐式半挂车行驶至江苏淮安境内沂淮江时,突发左前轮爆胎,致使车辆方向失控,撞断中间隔离栏并冲入对面车道,槽罐车与牵引车脱离,罐车向左侧翻在行车道上。同时,一辆由南向北行驶的鲁Q08477(鲁QA938挂)号解放牌半挂车,因紧急避让不及与侧翻在车道上的罐车发生了碰刮,致使槽罐顶部的阀门脱落,液氯大量泄漏。 事故造成的后果:29人中毒死亡;400余人住院治疗;1800余人门诊留治;10000余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数千头(只)家畜、家禽死亡;大面积农作物绝收或受损;大量树木、鱼塘和村民的食用粮、家用电器受污染、腐蚀。 案例 2005年7月4日中午12时左右,在上海南汇区惠南镇惠东路,一辆危险品运输车辆装载着10只液氨钢瓶,其中一只发生爆裂,导致液氨泄漏,周围行人及居民百余人受到气体影响并送医院观察、救治。其中,100人经短暂治疗后出院;中毒和疑似中毒各4人。 上海市安全监察局负责人指出,早在2001年,市建委、市经委、市公安局、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就《关于夏季化学危险物品车辆装载时间》发出通知,明确规定:每年6月20日至9月10日,当天气预报气温在摄氏30度以上,凡燃点、沸点较低,危险性较大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从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停止运输,从上午8时至下午4时停止装卸。 第一节 危险货物概述 一、危险货物的定义 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害、放射射线、污染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及对海洋有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危险货物根据其运输形式的不同分为包装危险货物和散装危险货物。本章主要介绍包装危险货物,散装危险货物的内容在本书的第六、七章的散装液体货物、散装固体货物的章节中会涉及。 二、危险货物的特性 燃烧性 爆炸性 毒害性 腐蚀性 放射性 污染性 燃烧性 燃烧的定义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过程 燃烧的条件(三要素) 可燃物质、热量、助燃物质 燃烧形式的分类 扩散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 爆炸性 爆炸的定义 物质发生急剧的化学或物理变化,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大量能量的一种现象。 特点 产生大量热量; 时间极短;如硝化甘油爆炸产生热量1500Kcal/kg,完成时间0.00001秒左右;无烟煤燃烧产生热量2200kcal/kg,完成时间几分钟。 生成大量气体产物。 爆炸性 爆炸的种类 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 爆炸性物质的爆炸 可燃性混合气体的爆炸 可燃性粉尘的爆炸 核爆炸 毒害性 少量物质侵入机体后,与体液及组织发生作用,破坏机体的正常机能,使某些器官和组织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的病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0KV输变电项目工程监理大纲.doc VIP
- 上海市初中英语必考考纲词汇详细解析拓展--字母B--教师版 .docx VIP
- 论语原文、注释、译文、评论.doc
- 母乳喂养PDCA分析和总结.docx
- PFMEA管理规定近年原文.doc
- 吉林省名校调研(省命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Doc VIP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戏剧阅读.pdf VIP
- 高中英语_The Road To Success教学课件设计.ppt
- 2025年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驻陕西煤矿企业招聘(15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中央党校严书翰教授博导.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