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他发电形式课件
(二)核反应堆的堆型: 堆 型 燃料 慢化剂 冷却剂 热 中 子 堆 轻水堆LWR 压水堆PWR 浓缩铀 轻水 轻水 沸水堆BWR 浓缩铀 轻水 轻水 重水堆HWR 重水冷却型 天然铀 重水 轻水 轻水冷却型 天然铀 浓缩铀钚 重水 轻水 石墨–气冷堆: 一代 天然铀气冷堆 天然铀 石墨 CO2 二代 改进型气冷堆 低浓缩铀 石墨 CO2 三代 高温气冷堆 浓缩铀、钛 石墨 氦 快中子增殖堆 浓缩铀,钚 无 钠 (三)核电的优越性: 化石燃料资源有限,核能资源丰富 核能是安全清洁的能源 核电经济上合算,特别是缺煤少油地区 1. 工质为低压饱和蒸汽,工质流量和容积流量都大得多 项 目 火电汽轮机 核电汽轮机 主 汽 p0/t0 MPa/℃ 16.18/550 5.345/268.1 干度 % 过 热 99.5 比容 m3/kg 0.02105 0.03656 流量 t/h 945 2015 排 汽 压力 kPa 5070.0 490.33 干度 % 93 90.54 比容,m3/kg 25.46 26.00 体积流量相对值 主 汽 1 3.764 排 汽 1 1.873 高压缸排汽 Prh?i/trh?i MPa /℃ 3.462/328 0.817/171.3 湿度 % 过 热 87.73 有效比焓降 高压缸 kJ/kg 382.7 265.9 中压缸 kJ/kg 1317.2 799.68 级 数 高压缸 9 2×9 中压缸 11 ––– 低压缸 2×2×6 2×2×7 湿蒸汽区级数 2 14 汽机保证热耗率 kJ/kg 8189.4 10760 (四)核电厂二回路系统及其热力设备的特点: 2. 核电饱和蒸汽轮机的结构特点 新汽为饱和蒸汽或微湿蒸汽,必须先行汽水分离。 高压缸排蒸汽湿度较大,必须再加热 再热器的特点是用新蒸汽或抽汽来作为加热蒸汽。 在湿蒸汽区域的各级叶栅,应采取相应的去湿措施。 3. 核电汽轮机装置热力系统的特点 需有蒸汽母管 需用整机旁路系统。 给水系统也为母管式单元制系统。 高低压加热器容量应满足出现事故时,一列加热器解列,另一列可带75%的额定负荷。 须有连续放射性监测装置 (五) 核电站的主要热经济指标 压水堆核电厂机组热耗率,一般为q=10000-11000 kJ/(kW?h) 一、二回路的管道效率分别 kJ/h 式中Dsg、hsg为蒸汽发生器出口的蒸汽流量,kg/h,蒸汽比焓,kJ/kg 图见教材3-13 一回路反应堆热功率QR 为 : W 式中 –冷却剂与燃料元件包壳之间的平均对流放热系数,W/(m2.℃) A–燃料元件总的放热面积,m2 —燃料元件包壳外表面的平均温度。℃ 冷却剂平均温度,℃ 一、二回路管道效率 : 核电厂毛效率 核电厂净效率 压水堆核电站的发电效率 一般为35.5%-38.5%;供电效率 一般为31.5%-34.5% ,核电站的厂用电率 一般为6%-7% . 反应堆核燃料消耗率 bas为: 1kg核燃料的发热量qnu 为6.8×1010kJ/kg。 二、国外核电事业 (一)国外核电概况 1938年德国科学家首先发现了铀的核裂变现象,1942年英国建成第一座核反应堆,1954年在原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它以低浓缩铀为燃料,石墨为减速剂,容量为5MW,揭开了核电发展的历史。接着美国研制成轻水反应堆,英、法研制了气冷反应堆,加拿大研制了重水反应堆,并分别建成实用的核电站。 2006年全球核电分布图如图3-6所示。 第二代特征是标准化、系列化 第三代是具有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措施, 经济上能与天然气机组相竞争的核电机组。 第四代是更经济、更安全性、废物量极少、并具有防核扩散能力的核能利用系统。 2006年全球核电分布情况 (二)国外核电发展的预测 今后核电的发展将以改进核电安全性为主,并在经济上更具有竞争性 发展方向: 快中子增值反应堆型 核聚变反应堆型 三、我国的核电事业: (一)我国需要发展核电 1.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很不均匀 2.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需求核电 3.未来全国煤炭供不应求和环保要求 4.全国电力需求要发展核电 * * 第三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核能、地热及太阳能发电 本章主要讲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核电、地热发电等新型动力循环的主要特点,基本热力系统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简况和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精神科提高住院病人精神障碍作业治疗参与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pptx
- 基于混频非结构化数据的中国碳价预测.pdf VIP
- 《德固赛树脂产品资料》.ppt
- 全球变化课件06新生代衰落与第四纪.pptx VIP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土耳其语一级笔译试卷.docx VIP
- 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Section B(1a-2d)课件 2025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 全球变化课件新生代衰落与第四纪.ppt VIP
- 公安信访与警调对接课件.pptx VIP
- 高等数学(上册)(同济大学数学系)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食材配送时间安排计划.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