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希腊与先哲
古希腊的先哲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 ——柏拉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 第二课古希腊先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课标解读: 1、简述柏拉图生平和《理想国》;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及其对真理的追求; 3、认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苏格拉底的甩手运动 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一、时代背景——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 希波战争之后,获得盟主地位促进了经济繁荣 伯里克利改革,民主制度达到顶峰,之后开始走向衰落 宽容的学术环境,文化繁荣。 2、政治上 1、经济上 3、文化上 雅典成为文化中心的原因是什么?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到雅典后,开办了一所学园。柏拉图学院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它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他的学园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不懂几何学者免进”。这个学园成为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开设四门课程:数学、天文、音乐、哲学。 在学院里,男女生平等对待。学院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轻松自由的学术空气有助于对各种问题的自由讨论。柏拉图学院成为当时求学青年向往的地方,培养了许多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的代表。 柏拉图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理想国—— 乌托邦 ①公民分为三个等级; ②统治者; ③实现方法 柏拉图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①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②注重社会和谐、注重知识; ③他的哲学著作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①《理想国》具有明显的空想性,被称为乌托邦; ②阶级局限性。 评价柏拉图 性质: 进步性: 局限性: 1.世界由两个部分组成: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 理性世界真实、完美,感性世界虚假、残缺 2.“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 3.知识是先天固有的,人们的学习过程是回忆. 理念论的主要观点 材料一:“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以及善的事物存在者;……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自身、善自身,相应于每一组我们认为是众多的事物都有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把它称为真正的存在。” ──《国家篇》 理念先于物质存在,是真实、完美、永恒的。 “理想国”:西方第一部政治学著作 我们所描绘的城邦,是一座理想的家园,但在地上无处可寻。或许,在天上建有这样一座家园的范式,举凡看到它的人,都想成为那里的居民。至于它现在还是将来的存在,都无关紧要。 ——柏拉图:《理想国》 理想国的阶级划分 国家的构成 所需 美德 职能 结果 实质 第一等级 统治者(护国者) 智慧 拥有国家权力 三个等级各司其位,社会和谐有序,国家有正义的美德 (有才智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国家,等级森严 第二等级 武士(卫国者) 勇气 对外御敌,对内保民 第三等级 劳动者(生产者) 自制 生产社会财富 柏拉图 “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 【英】怀特海 “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英】 K.R.波普 三、评价柏拉图? 思考: 柏拉图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有何地位? ⑴受到人们尊敬,在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史上是奠基者,世界影响巨大。 ⑵思想存在争议,其理念论、知识论、理想国存在局限;但其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 三、评价柏拉图? 东西方先哲的异同点:孔子与柏拉图 比较角度 孔子 柏拉图 不 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