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军训?.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为什么要军训?

我们为什么要军训■国防在线客户端 牛晨斐(一)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城邦,母亲把初生的婴儿放在烈酒里泡澡,以完成某种测试。被长老认定为健康的婴儿会重新送到母亲手中允许其存活,而那些脆弱的生命则会被丢弃在山坡上,在野外自生自灭……体质的优劣成为了获得生存权力的前提。在中国,两千多年前“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在培养学生的标准课程里——礼、乐、射、御、书、数——射与御两项都是军事技能的学习。“射御足力则贤”,军事技能的高下,被视为一个人是否贤德的标志。前者的古希腊城邦就是斯巴达。或许,你对它的印象里会有“野蛮”二字。而“野蛮”就一定是被用作贬义吗?“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野蛮其体魄”,1917年,还在长沙师范读书的毛泽东就发出了这样的疾呼。1917,整整一百年。百年前的中国,贫穷羸弱,山河破碎。这片山河仍然是两千多年前老秦人用箭弩统一的华夏,而千年间用礼仪播撒的文明早就不见了踪影。自秦汉之时,对身体素质的训练就开始走下坡路,隋代学子为谋取功名无暇学习军事,军训渐渐被弃之不顾,唐代则直接废止。这也便有了从宋代的兴文教、抑武事到清末我国人的身体孱弱,也便有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血泪史。《史记》中讲“凡文事必有武备”,没有强健的国民哪有强大的国家?没有强大的国家哪有灿烂的文明?(二)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人才的最高评定标准就是“文武全才”。文以治国、武以安邦,“习文尚武”是立国之本,是万千读书人的至高追求。宋代之前,文人有武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班超能投笔从戎,正是因为他身体好。祖逖闻鸡起舞,也并非是起来跳交际舞,而是舞剑练习武功。即使是宋代以后重文轻武,中国的文人也没有变得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李白从小爱好舞剑,十五岁学练剑术,二十岁骑马佩剑出入于通都大邑。辛弃疾能够率领数百人杀入20几万人的大营,刺杀营中叛徒。王阳明善于射箭,和军人比赛,连发三箭皆命中红心……古来书生皆佩剑,“孔子行教像”双手见礼、腰中挎剑,《楚辞》“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描写的就是高冠长剑的书生佩剑形象。宝剑象征君子之德,包含着礼仪、修身、强体、报国的精神内涵。无论是先秦诸子、魏晋游侠还是唐宋诗人,文人名士都有着尚武之风。文人就该有武气!这武气,一是强健的身体,二是昂扬的是精神,三是民族的气节。屈原投江、班超从军、苏武牧羊……哪个不是文人?哪个没有武气?近代中国,与其说是被鸦片战争打开了国门,倒不如说是败给了鸦片。千万国人吸食鸦片抽“大烟”,抽坏了身体、抽没了精神、也抽掉了气节。读史明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不能等到国门叩响,铁蹄踏来,才想起强身御敌。(三)所有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前段时间,一封关于刘胡兰的家长来信及回复在网络上传得很火。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反对孩子参加学习刘胡兰的活动,他在给老师的信中写到,“我想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家长都不会想让自己的孩子像刘胡兰一样在上小学和初中这个年龄的时候就参与这些残酷的政治斗争,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那么小就被一些大人教导着去杀人,而后又被别人残酷的杀害。”刘胡兰就义(画布油画) 1957年 冯法祀然而,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谁也无法保证这种和平是永恒的。相反,战争与死亡从未绝迹,世界并不安宁,我们的维和英雄在异国的战场上殒命,我们的祖国也并非安枕无忧。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居安思危都应该成为常态;无论是历史还是未来,尚武的精神都应该得到传承;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英雄都应该被敬仰和纪念。正如学校的回信里所说,“你让她从小拒绝这样的教育,可有想过,实际生活中,如果没有面对邪恶,面对危险敢于站出来的勇气教育,那么这个人的发展必然是不健全的。”泱泱中华,万千学子,如今,建设国家、保护国家的人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阳光普照,当狂风暴雨,疾雷闪电,冰雹台风来袭的时候,我们必须有抵挡的勇气,有制胜的能力。这样的勇气与能力,不是靠着一腔热血就能一蹴而就,强健的体魄、昂扬的精神、崇高的气节也绝非一日之功,所有这些都需要学习和准备。每次升学,我们的第一门课程就是军训。体格弱,精神也很难强大。军训不只是新学年的开始,更是勇气的开始,是培养国防观念、塑造健全人格的开始,是锻炼自我、挑战自我的开始。 (四)军训,是我们崇文尚武的第一门课程。为什么要军训?这并不是要求我们在短短十几天或是一个月的军事训练中就拥有强劲的体魄,那显然也是不现实的。但我们要学会重视强健身体的塑造,要学习到最基本的强身技能。军训作为开学的第一个项课程,就是告诉我们,身体的锻炼与知识的汲取同样重要。而前者甚至更为重要,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将变得没有意义。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在学校的我们就面临着许多压力,考试、升学甚至还有别人家的孩子。好的身体素质是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