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彝族古代文论地作者及特点
第 23卷第 4期 百 色 学 院 学 报. 2010年 8月
Vo1.23一No.4 JOuRNALOFBAISEUNIVERSITY Aug.2010
彝族古代文论的作者及特点
何积全
(贵州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2)
摘 要 : 彝族用彝文写作的文论作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出自于一个社会阶层——毕摩。彝族
古代文论体现 出一些鲜明的特点:(1)以诗论诗,用诗歌的形式来阐述文学的观点;(2)具有明显的直观
性和经验性 ;(3)文学(包括文论)与历史、经书长期浑为一体,没有分离出来;(4)把民间文学纳入到文学
研究的范围;(5)彝族古代文论家前后的理论观点一脉相承,长时期中变化不大,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关键词: 彝族;毕摩 ;古代文论
分类号: 12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233(2010)O4一O024一O6
TheAuthorsand theCharacteristicsof
theYis’AncientLiteraryCriticisms
HEJiquan
(InstituteofLiterature。GuizhouAcademYofSociaISciences。GuiyangGuizhou,550002,ChIna)
Abstract:Theauthors。whowrotein theYis’charater。oftheYis’ancientliterarycriticisms
sharedacommonground,thatis。theyaI1camefrom thesamestratum—Bimo.And theseancient
literarycriticismswerestrikinglycharacterizedby:(1)criticizingpoetrybypoetry;(2)intuitiveness
andnatureofexperience;(3)integratingliterature,historyandscriptureforalongtime;(4)putting
folkloresintothefieldofliteraturestudy;(5)thetheoreticalviewsofsuchYis’authorscoming
downinonecontinuousline.
Keywords:Yis;Bimo;ancientliterarycriticisms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作家用本 民族的文字,写作 了不少珍贵的文论著作。2O世纪 8O年代 ,笔者 同
康健、王子尧、王冶新一起 ,从彝族的 “羊皮档案”中发掘、翻译 、整理了12部彝族古代文论 。这 12部彝族古代
文论是 :
举奢哲 《彝族诗文论》
阿买妮 《彝语诗律论》
布独布举 《纸笔与写作》
布塔化筹 《论诗的写作》
举娄布佗 《诗歌写作谈》
实乍苦木 《彝诗九体论》
布麦阿纽 《论彝诗体例》
布阿洪 《彝诗例话》
佚 名 《彝诗史话》
佚 名 《诗音与诗魂》
佚 名 《论彝族诗歌》
收稿 日期 2010——07——28
作者简介 何积全(1942~ ),男,贵州仁怀人 ,贵州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 ,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贵州少数民族
文学。
24
何积全 /彝族古代文论的作者及特点
漏侯布哲 《谈诗说文》
这 12部彝族古代文论 ,上起南北朝,下迄明清 ,时间跨越上千年,是彝族诗歌理论中最具民族特色的部分。
它是彝族文化中的奇葩,也是中国文学理论宝库中的瑰宝 。
一 、 彝族古代文论的作者及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