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3脑瘤-科内讲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0703脑瘤-科内讲课

;指南新增内容;胶质瘤流行现状;胶质瘤病理及分级;胶质瘤发病机制;MRI平扫加增强检查 ;不同胶质瘤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不同胶质瘤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007年第四版《WHO中枢神经系统 肿瘤分类》蓝皮书;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于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特征的胶质瘤以及60%~70%的少突胶质细胞瘤(I级证据); 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80%以上的低级别胶质瘤(如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混合性少突星形细胞瘤以及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存在IDH1基因第132位点杂合突变(I级证据); Ki-67: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I级证据); 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1p/19q LOH):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I级证据)。;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7项是胶质瘤分级的基本原则,已被广大神经病理医师所接受(I级证据): 瘤细胞密度 瘤细胞的多形性或非典型性,包括低分化和未分化成分 瘤细胞核的高度异形性或非典型性,出现多核和巨核 具有高度的核分裂活性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出现肾小球样血管增生) 坏死(假栅状坏死) 增殖指数升高;胶质瘤病理诊断的操作流程 ;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疗法的综合疗法 手术治疗: 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获得足够标本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分子水平研究; 主张安全、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 放疗: 杀灭或抑制残余的瘤细胞,延长生存期; 分割外放射治疗已成为恶性胶质瘤的标准疗法; 优化局部放疗方案是治疗的焦点。 化疗: 采用单药化疗或多种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方案; 治疗焦点是预知恶性胶质瘤对化疗药的反应性、降低化疗抗性。;尽管神经影像学及胶质瘤的治疗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胶质瘤的预后远不能使人满意; GBM预后差的主要原因:高复发率及化疗抗性; 明确的预后相关因素: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患者年龄和一般身体状况等。;胶质瘤的治疗需多学科合作,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尽可能基于Ⅰ级证据),优化和规范治疗方案。 治疗目的:达到最大治疗效益,尽可能地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最需优先考虑的因素,是临床决策的基础。 ;;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切除肿瘤 降低肿瘤细胞负荷,以利于辅助放化疗 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 筛选化疗药物 降低颅内压 缓解或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肿瘤级别 年龄 术前神经功能状况 肿瘤切除程度 病灶部位及数量 初发或复发 ; 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 适用于:局限于脑叶的原发性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IV)和低级别胶质瘤(WHO II) 推荐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以最小程度的组织和神经功能损伤获得最大程度的肿瘤切除,并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 ; 肿瘤部分切除术、开颅活检术或立体定向(或导航下)穿刺活检 适用于 优势半球弥漫浸润性生长者 病灶侵及双侧半球者 老年患者(65岁) 术前神经功能状况较差者(KPS70) 脑内深部或脑干部位的恶性脑胶质瘤和脑胶质瘤病 肿瘤部分切除术较单纯活检术更具生存优势。 ;活检 开颅手术活检: 适用于位置浅表或接近功能区皮质的病灶; 立体定向(或导航下)活检: 适用于位置更加深在的病灶。; 手术后早期(72 h)复查MRI : 采用术前及术后影像学检查的容积定量分析为标准,评估胶质瘤切除范围。 高级别恶性胶质瘤的MRI的T1WI增强扫描是目前公认的影像学诊断“金标准”; 低级别恶性胶质瘤宜采用MRI的T2WI或FLAIR序列影像。 ;影像导引外科新技术有助于实现最大范围安全切除恶性脑胶质瘤 ;胶质瘤首选治疗策略:手术切除。 基本原则: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即在最大程度保存正常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范围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强烈推荐)。 不能安全全切肿瘤者,可酌情采用肿瘤部分切除术、开颅活检术或立体定向(或导航下)穿刺活检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推荐)。;高级别胶质瘤的放疗;术后放疗对生存有益;常规分割的X线外照射; 局部放疗:对于恶性胶质瘤患者,局部照射和全脑照射的治疗结果无显著差异(I级证据)。 最初的临床靶区(CTV1)是否需要包全瘤周的水肿区? RTOG推荐:CTV1需包括瘤周水肿区外2 cm区域,给予46 Gy;缩野的CTV2需在GTV外扩2 cm,推量至60 Gy。 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推荐的CTV设定并不强调一定要包全所有瘤周水肿区。;局部照射与全脑照射疗效相当 ; CTV1过大并不能减少射野边缘或野外复发率,反而会增加脑受照体积 美国M.D.Anderson医院:CTV1为GTV外扩2 cm,并不刻意包全瘤周水肿区,照射剂量为50 Gy;而缩野的CTV则仅包括GTV外0.5 cm,给予10 Gy;结果:局部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