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不同砧穗组合幼树根系发育和分布的特征
园艺学报,2016 ,43 (4) :623 –632.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381;http ://www. ahs. ac. cn 623
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不同砧穗组合幼树根系发育
和分布的特征
1 1 2 1 1 1 1,*
张 东 ,张宝娟 ,李文强 ,马娟娟 ,檀 鸣 ,杜俊兰 ,韩明玉
1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 西安果友协会,陕西乾县 713307 )
摘 要:砧穗组合选配是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的关键环节之一,幼树的早果性和易成形性是评判
砧穗组合优劣的重要指标,这与幼树根系分布密切相关。以中国苹果生产上 8 种常见砧穗组合的 3 年生
幼树为试材,采用壕沟法对幼树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 种砧穗组合幼树根构型可以
分为 M 系自根砧、SH 系自根砧、乔化实生砧木、M 系中间砧和 SH 系中间砧等 5 大类。3 年生幼树根系
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布的主要区域,均为 0 ~ 60 cm 范围,且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大而减少。不同砧穗组
合,根系长度以直径 2 mm 级别的根系最长,其次是直径 2 ~ 5 mm 的,10 mm 以上的最短。乔化实生
砧木较无性系矮化砧木粗根多,而须根少;矮化砧木中,M 系砧木根系构成以须根为主,而 SH 系和青砧
系砧木须根均较少。砧穗组合幼树的地上分枝数、短枝比例和花芽数等早果性指标与细根(直径 2 mm )
根系数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各砧穗组合易成花和易成形的综合评价,
认为在渭北黄土高原有灌溉条件的地区,M 系自根砧和中间砧组合早果性好和易成形较好,而 SH 系组合
较易成形,但早果性较差,乔化组合早果性最差,这与它们的根系分布特征密切相关。
关键词:苹果;幼树;黄土高原;砧穗组合;根系发育和分布
中图分类号:S 6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13-353X (2016 )04-0623-10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cion-rootstock Combinations on Root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Apple Sapling in the Weibei Loess
Highlands
1 1 2 1 1 1
ZHANG Dong ,ZHANG Bao-juan ,LI Wen-qiang ,MA Juan-juan ,TAN Ming ,DU Jun-lan ,and
HAN Ming-yu1,*
1 2
(College of Horticulture,Northwest A F University ,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Xi’an Fruit Association ,
Qianxian,Shaanxi 713307,China )
Abstract :It is one of the key practices for the high efficiency mode of apple production to properly
select and combine scion and rootstocks. Flower formation and plant sh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