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说教学设计与反思
《师说》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黄呈瑜(兴宁市,兴宁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对比论证的方法。
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现实思想意义。
三、教学方法
1.以读书感悟品评。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正确、优美的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也是深刻品味作者感情的重要途径。
2.采用问题教学法。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课文,那么这些文章从文体的角度上讲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文章都是议论类文章,“说”是其文体的标志。那么“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文体呢?
“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也。”“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的见解”或“说说××的道理”。那么韩愈在《师说》中又要表达怎样的见解呢?
设计意图:可以让学生感知本文的文体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创造学习氛围。
㈡研习文本
⒈整体感知全文
学生散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
方法提示:可以先找出带有作者的观点的句子,然后分析其关系。
设计意图:可以使学生有目的的读书,并积极思考,从而把握文章结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⒉部分内容研习
⑴探究写作目的
①文下注释说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文中有没有相关信息?
明确:从课文的最后一段中“(余)作《师说》以贻之” 可以看出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17岁小伙子的。
②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他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
③那么上述的几个原因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
明确: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过渡到对“古道”的思考。
⑵了解时代背景
①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古道”指什么?
明确:古人的从师之道。
②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分析: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还可以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③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明确:当时存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分析: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刻理解韩愈写作本文的用意,并过渡到对当时的风气进行分析。
⑶探究论证方法
①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对比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尝试着填写下面表格,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对比方式 对比作用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愚益愚 纵向相比 论证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大遗 自身相比 于其身 耻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横向相比 士大夫之族 耻师
明确:作者通过三组正反对比——摆出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从师态度迥然不同的事实,进行纵向对比,揭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原因;提出人们为子择师与自己耻于从师的事实,进行自身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后果;提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从师态度完全相反的事实,进行横向对比,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现象劝诱世人——有力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②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人参皂苷体外相代谢研究.pdf
- 基于遗传算法和bp网络的清开灵注射液增溶工艺优化-中国中药杂志.pdf
- 基于路径属性变化检测路由通告不一致的算法algorithmfordetecting.pdf
-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网络变压器可靠度计算-机电工程.pdf
- 基于遥感影像分割单元的土地利用变化快速检测方法-南京林业大学学报.pdf
- 基于随机权重粒子群和k-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图学学报.pdf
- 基于高斯云变换的遥感图像多粒度聚类-计算机科学.pdf
- 基因兔自助基因检测服务平台.pdf
- 基于高阶扩展快速行进法的缺失地震数据重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pdf
-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及其突变机理与人类疾病-遗传.pdf
最近下载
- 2025-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VIP
- 川教版(2019)初中信息科技Python编程复习单.docx VIP
- DTII(A)带式输送机计算书(带表1-4)Ver1.2(95版)(2012.12.18).xls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财务管理培训.pptx VIP
- 麻醉前肺功能评估.ppt VIP
-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教案.pdf VIP
- 贵州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pdf VIP
- 博物馆学概论课件:博物馆藏品管理历史、藏品意义与藏品研究.pptx VIP
- 2025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必背法律条文.pdf VIP
- SEO培训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