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仿写.pptVIP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仿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仿写

你知道有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对比、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象征 引用、双关、通感、顶真、反复、回环、互文、仿词等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同桌的你》) 排比 “踏遍万水千山,走遍海角天涯。” (《好想好想》) 对偶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红旗飘飘》) 借代 一、比 喻 1、概念: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比喻的种类: (1)明喻:标准的格式。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3、比喻的种类: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于”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例如:①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②思想感情的潮水。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①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 ②他爱捅马蜂窝,所以有人的爱他,也有的人恨他 。 (4)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 ①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②我对你的爱,如高山般厚重,如流水般缠绵,如星光般璀璨..... 4、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有四: 一是化深奥为浅显,帮人加深体味; 二是化抽象为具体,叫人便于接受; 三是化平淡为生动,给人鲜明的印象. 四是化冗长为简洁,使人更易于明白。 学以致用 请你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手法相同。 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 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乐观者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乐观者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再微弱,也指引人向前; 乐观者说希望是方向标、北斗星、太阳、火热的心、种子等。 悲观者说,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的深处。 悲观者说,风是船的阻力,能把你吹进毁灭的汪洋之中。 悲观者是蜡烛的劲敌、船的死神等。 二、借代 1、概念: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2、分类: (1)特征代替本体 例: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例2: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2)具体代抽象 例:枪杆子里出政权。 (3)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例: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4)借部分代替全体。 例1:樯橹灰飞烟灭。 例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 (5)结果代原因 例1:好吧,我们多勒勒裤腰带吧。 (6)事物的名称代本体。 例1:我买了一台“康佳”。 例2:他一天一包中华。 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解。 古诗中用到借代的例子很多,如: 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 “终岁不闻丝竹声” 中以“丝竹”代“音乐”。 ③ “门前冷落鞍马稀” 中的“鞍马”代“客人” 。 ④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中以“杜康”代“酒”。 另外,古诗中还有许多例子,如: ① “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借代。 ②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 ③ “阳关”“折柳”寄托离别。 ④ “鹧鸪”“杜鹃”寓有悲愤。 ⑤ “石壕村”代穷苦百姓。 ⑥ “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其一,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 例1: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借代) 例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