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知识(五年级)_.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防安全知识(五年级)_

火失去控制就会造成灾害给人类带来不幸 (一) 防火意识不能少 1、千万别玩火,也不要随身携带火柴等火种 2、不在阳台上,楼道内和其他禁放场所燃放烟花爆竹 3、点燃的蚊香,灯泡等要远离可燃物 4、用完电器及时拔掉插销;不随意拆卸电器 5、发现煤气泄漏要打开门窗,切不可点明火和开(闭)电器开关 6、不在校园内随意乱烧垃圾、树叶 7、上实验课时听从老师的指导、注意操作安全 8、在郊外、在山林、不要玩火、不要野炊 9、不乱动、不损坏公共消防器材 10、学会识别消防安全标志、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11、进入公共场所要消防安全标志、记住流散方向。 (二) 学会逃离火场 1、大火燃起时,抓紧时间脱离火场。穿越着火地带时,穿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的厚被子。 2、用湿毛巾等捂严口、鼻、弯腰走或匍匐前进尽量不吸气,以免被烟熏呛。 3、逆风向逃往安全地带,或在草木很少处暂避 4、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并向周围大声呼喊:“着火了!快救火!” 5、尽快逃离火场,不能在床底下、家具内躲藏 6、尽快藏往楼外,不要乘电梯,不要盲目跳楼 7、在窗口、阳台等容易被人看见的地方呼救 8、关闭并封堵连通火区的房门、缝隙,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三) 要走安全通道 ● 在老师或工作人员指挥下有秩序地撤离, 不要乱跑乱藏 (四) 学会应对轻微火情 (五)阅读与拓展 学校、机关、社会团体不能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灭火 大家一起 喷发出勇敢, 喷发出激情, 喷发出爱心, 喷发出牺牲精神。 扑灭了恐惧, 扑灭了凄惨, 扑灭了绝望, 扑灭了痛不欲生。 救出了希望, 救出了文明, 救出了和谐, 救出了国富民强。 突遇火灾莫惊慌,心定方能有主张。 能扑救时快扑救,呼喊他人离火场。 扑救不及快撤走,报警拨打“119”。 火场地址要清,区县街路及楼层。 有无爆炸危险品,有无人员困其中。 报警之后莫耽搁,迎候消防伏火魔。 消防知识要记牢 人生安全最重要 河北遵化港陆钢铁公司煤气泄漏事故 2008年12月24日上午9时左右,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泄爆板发生崩裂,导致44人煤气中毒,其中17人死亡、27人受伤。 据了解,事故发生前4个班的作业日志表明,炉顶温度波动较大(最高610℃,最低109℃),炉顶压力维持在54—68Kpa之间。24日零点班该炉曾多次发生滑尺(轻微崩料),至事故发生 时,炉内发生严重崩料,带有冰雪的料柱与炉缸 高温燃气团产生较强的化学反应,气流反冲,沿 下降管进入除尘器内,造成除尘器内瞬时超压, 导致泄爆板破裂,大量煤气溢出(煤气浓度45%-- 60%)。因除尘器位于高炉炉前平台北侧,时季风 北向,大量煤气漂移至高炉作业区域,作业区没 有安装监测报警系统,导致高炉平台作业人员煤 气中毒。没有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当班的其他 作业人员贸然进入此区域施救,造成事故扩大。 4) 煤气事故的特点 煤气中毒事故占首位 2002.2-2006.1 全国发生的有案可查的32起工业煤气事故,死亡112人,其中,中毒死亡84人,占总数的75%。 煤气重大死亡事故多 2002.2-2006.1 全国发生的这32起煤气事故中,死亡3人及以上的有26起,占81%,特大事故1起,占总死亡人数的11.6% 1984-1990冶金行业煤气重大伤亡事故的件数占全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的件数的19.2%;煤气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占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的17.9%。 2、煤气安全管理 2.1煤气设施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明确责任。 2.2各种主要的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管道支架等应编号,号码应标在明显的地方。 煤气管理部门应备有煤气工艺流程图,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装置的号码。 2.3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建立以下制度: ——煤气设施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图纸、技术文件、设备检验报告、竣工说明书、竣工图等完整资料归档保存; ——煤气设施大修、中修及重大故障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煤气设施运行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煤气设施的日、季和年度检查制度,对于设备腐蚀情况、管道壁厚、支架标高等每年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查。 2.4 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热风炉及各种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置。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24ppm)。 2.5 应对煤气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的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