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院感与实验室生物课件
院感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 曾金红 一、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概念: 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和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和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是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二、医院感染隔离技术 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一)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主要用于预防肠道感染、皮肤感染、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等的传播, (二)飞沫传播预防措施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三)空气传播预防控制措施 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点: “空气隔离”标志;(黄色) 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飞沫溅出,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三、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程序 一.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a.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时戴乳胶手套。 b.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c.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二、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a.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b.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c.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四、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 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一)职业暴露的预防 2、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用双手重新盖帽,如需盖帽只能用单手盖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伤。 5、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和实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6、在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7、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压挤废物,以免被锐器刺伤。 8、所有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均焚烧处理。 (二)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1.锐器伤伤口紧急处理: ①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血液挤出; ②用肥皂水或流动水冲洗2—3min; ③伤口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并包扎伤口。 ④24h内(尽早)留取基础血液(4ml,普通管)备查。 2.粘膜暴露的处理: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可疑HIV职业暴露时,联系医院防保科进行暴露后预防性用药,如HIV职业暴露,要在2小时内服用。 4.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必须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同时报告医务股(医、技人员),或护理部(护理人员)。医院职业暴露评估小组对暴露者进行暴露评 估,并按评估结果安排预防性用药方案。 5.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进行暴露感染情况监测追踪,受伤后的1、3、6个月各作一次血清学检测。(如:HIV职业暴露于当天、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6.医院感染管理办需对职业暴露者的情况进行登记,建立相关档案,进行暴露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课件.ppt
- 珍惜时间主题班会《做时间主人_.ppt
- 现当代诗歌阅读方法与技巧_.ppt
- 珍惜青春_莫让年华付水流——做―个好学人主题班会.ppt
-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讲稿.ppt
-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急性冠脉综合征课件.ppt
- 珍惜时间_迎接期中考试主题班会讲稿.ppt
-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讲稿.ppt
-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讲稿.ppt
- 班主任德育工作培训讲稿.ppt
- 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2024)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棉纺行业节能减排策略报告:未来十年发展路径研究.docx
- 2025年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单元 5.g、k、h|人教.pptx
- 2025年储能电池在电网储能系统中的容量配置与电网调度优化报告.docx
- 物业管理行业客户满意度提升策略分析及2025年市场动态报告.docx
- 新药研发AI辅助工具在药物研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报告.docx
- 2025年CAR-T疗法实体瘤治疗突破:治疗疗效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激光雷达在考古发掘中的成本优化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