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罗山的植被和群落-生态环境学报.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吊罗山的植被和群落-生态环境学报

海南岛吊罗山植物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分析 黄康有1,廖文波2,金建华2 *,郑 卓1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2.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根据吊罗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6个植物群落的样方资料,分析了吊罗山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同时比较了吊罗山植物群落与邻近地区植物群落的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吊罗山低地雨林乔木层以蝴蝶树、青梅、高山榕、粘木、长脐红豆、海南柿、肉实树和海南木莲为主,灌木层以白颜树、白茶、柏拉木和九节为主;山地雨林以陆均松、鸡毛松、黄叶树、阿丁枫、扫把青冈和海南杨桐为优势种;山顶常绿矮林则以山地常绿阔叶林陆均松、琼崖柯、岭南青冈和油丹等种类的矮化为特征。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吊罗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空间的变化基本上表现为随海拔梯度增加而降低,次生林物种多样性最低,山地雨林和山顶矮林物种均匀度指数最高,群落优势种明显。 海南吊罗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0900-06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虽然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7%,却拥有世界50以上的物种和最高的物种多样性;同时,热带雨林也是一个易受人类干扰的脆弱生态系统[1]。由于热带雨林物种富多样性,导致热带雨林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因此,热带雨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是当前群落学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研究之一[2]。 海南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其森林植物区系成分特殊,群落结构复杂,蕴藏着丰富多样的物种。我国学者对海南岛热带雨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已开展了较多的工作,研究地点主要集中在霸王岭、五指山和尖峰岭等地区[3-8]。吊罗山地区是我国热带原始雨林重要分布区之一,拥有复杂多样的群落类型,但对该地区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远不如上述地区深入,安树青等(1997)曾在吊罗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两个5000 m2山地雨林群落样方的调查,并进行了山地雨林物种多样性和种间联结生态学研究[7-9]。本研究在全面调查吊罗山森林植被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海拔植物群落类型的组成特征和物种多样性。 吊罗山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地处北纬18°4318°58′,东经109°43′~110°03′,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吊罗山处于五指山脉东南部,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山体庞大,整个山脉由众多山峰组成,最高峰为三角山,海拔1499.2 m,此外,本区海拔超过1250 m的山峰还有14座,如大吊罗1276 m、吊罗仔1268 m、二罗岭1210 m,头罗岭1202 m等。吊罗山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年均温度20.8 ℃,最低月均温16.3 ℃,全年大于10 ℃的积温7989 ℃,年降雨量高达2160 mm。吊罗山具有明显的干湿季气候特征,121月为干季,23月为过渡期,410月为雨季[10]。另外,吊罗山地区山泉众多,水资源非常丰富,层叠阻流,滩潭相间。由于光、热和水分等自然环境较优越,因此,孕育了本区丰富的植物资源,植被类型多样,区系成分复杂,本区既保存有大面积的原生常绿林,又有大面积的次生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自下而上相应出现热带沟谷雨林(海拔300 m以下)、热带低地季风雨林(海拔300700 m)、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7001000 m)、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海m)、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海m)、山顶常绿矮林及灌丛(海拔1500 m以上)等[11]。 本研究样方为吊罗山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各个主要植被类型,样地分布于南喜林场、新安林场、白水林场、大吊罗山、吊罗后山和三角山等地,每片约8002000 m2;采用“每木记帐调查法”,起测高度为1.5 m,测定树高、胸茎、冠幅和枝下高,并记录海拔、坡度、坡向和土壤类型等;在每一个单位面积样地中设置小样方2 m×2 m,记录草本植物,乔灌木的幼树、幼苗,包括种类、株数、高度和盖度等[12]。 群落内各物种的重要值可以综合数值来表示,它是确定群落中每一植物种相对重要性的一个综合指标[12],而群落物种多样性则可用α-多样性指数来反映 [13]。本文即采用重要值和α-多样性指数来分析吊罗山不同群落的组成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计算吊罗山不同海拔高度6个样方中群落的重要值(important value),方法如下: 公式中RD、RF和RP分别为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群落中所有物种重要值IV之和等于300;有些研究者将重要值除于3,则所有种的重要值之和等于100[12]。 本研究采用α-多样性指数中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生态优势度来分析吊罗山不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公式如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