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戌-春秋时期与平大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戌-春秋时期与平大使

向戌:春秋时期与平大使   和平大使不是和事佬。和事佬固然热衷于调解纷争,但有时会陷入无原则的调解,没有明确的是非和爱憎。和平大使则不然,他们往往以天下为己任,深度体察民间疾苦,旗帜鲜明地反对战争,倡导和平,在战与和等问题上有着很强的原则性。我国春秋时期就有这样一位不辞劳苦的和平大使,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奔波和巧妙斡旋,纷纷攘攘的战争终于得到停息,和平大会得以顺利召开――史称“向戌弭兵”。向戌弭兵是春秋史上的一件大事,不少学者将其作为标志性事件,由此而将春秋史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各国人民总算迎来了一段久违的和平时期,只此我们便应当记住他的名字:向戌。 一 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动荡时期。周天子地位逐渐式微,引发社会各个阶层结构发生改变,于是出现很长一段时间你争我夺、纷乱复杂的乱世。作为诸侯,首先想到的是篡位夺权、称霸天下的地位;作为执政大夫,首先想到的则是僭越,伺机夺取诸侯之位;作为平民阶层,则希望通过军功来获得改变身份和命运的机会。 在这个乱世之中,齐桓公和晋文公先后在北方称霸,形成了一个保卫中原文明、共同抵御楚国的同盟。楚国在南方经营多年,实力强大之后便试图向北进军,由此而在宋国、郑国一线与北方同盟军展开长期的拉锯,甚至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而宋、郑处于大国夹缝之中,不得不饱受战争之苦。针对这种局面,郑国干脆采取了“墙头草、两边倒”的策略苟且偷生。当楚国大军压迫过来时,便立即倒向楚国,等到晋国兴师讨伐时,马上再倒向晋国。这确是一种无奈之举,一方面反映出郑人的无奈,一方面则折射出当时争霸战争的凶险。 宋人与郑人有很大不同。宋人一直以殷商后裔自居,自感出身高贵的宋人不肯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比如,公元前594年,楚国攻打宋国,宋人立即向盟主晋国求救,哪知道晋人使了个坏心眼,佯称救兵马上出发,让他们拼死抵抗,背地里却是坐山观虎斗,想等到楚国的实力大幅消耗后再动手。宋国人等不到救兵,只能拼死抵抗,最终以“易子而食,折骸以爨”(《左传 春秋迂阔之事常出于宋人,人们经常由此而对宋人心存偏见。但在愚见以为,由于古风犹存,宋人做事常透出一种可爱和可敬,而这或许不能完全讥之为“迂阔”。宋人这种不惜一切代价坚拒强楚的勇气,比当时“朝盟夕叛”的中原诸国不知强多少倍,与一仆二主式的郑国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宋国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受到的损失并不比郑国小,也同样是迭为战场,屡被兵甲。宋人很苦恼,也在不停想办法找出路。他们最终想到的办法是召集大家坐到一起开和平大会,自己充当和平使者,于是就诞生了诸如向戌这样的和平大使。公元前579年,宋国就已经出现了一个叫华元的和平大使,通过他的积极斡旋,一度促成晋楚和解,史称“华元弭兵”。遗憾的是,这次和平局面仅仅维持了3年,便宣告破裂。 晋楚重开战火后,晋国与东南新崛起的吴国联手,楚国则与西北的秦国合作,双方展开了新一轮长达近30年的对抗。因为双方的战略后方均有对方得力的牵制力量,此次对抗变得更加凶险。30年间,大规模的会战就有晋楚鄢陵之战和湛阪之战,吴楚衡山之战及晋齐平阴之战。其他如齐鲁、郑宋之间的局部战争更是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中原大地重新回到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深重的战争灾难,宋人向戌果断地站了出来。而这一次,他比华元决心更大,走得更远。 二 向戌,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宋国执政大夫。据史书记载,向戌一直是一个识大局、顾大体之人。公元前526年,以晋国为首的各路诸侯合力拿下邻近宋国的逼阳,准备将这座城池作为封地赏赐向戌,没想到向戌却以死请辞。他对诸侯说道:“如果把这块土地赏赐于我,就等于是让为臣的势力逐渐坐大,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极大的犯罪行为。”向戌对于唾手可得的利益并不是马上贪婪占有,而是坚决辞让。他尤其不愿因为扩充私利而引发纷争,可见他的睿智与通达非常人可比。很显然,在向戌身上还保留着古风和上古的贵族之气。 向戌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敏锐政治眼光的政治家。向戌看到大国争霸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由此而决心极力斡旋,促成各国和解,这就是一种负责任的政治家的情怀。《左传》记载向戌“欲弭诸侯之兵以为名”,这显然是一种歪曲和误解。向戌固然因为促成弭兵大会而名垂青史,但他的出发点一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立名,而是看到争霸战争给人民所带来的深重灾难,由此而引发了深重的忧患之情,这才促使他下定决心去做这种外交斡旋,促成弭兵之举,充当了和平大使。 作为一个二流小国的执政大夫,向戌因为他的贤能而受到楚国和晋国执政大夫的赏识,晋国的执政大夫赵武和楚国的令尹屈建都对向戌非常友善,私交一直很好。因此,向戌正好左右逢源,弭兵消战的这个历史重任也就此交给了向戌。 向戌首先赶到晋国与赵武会晤,商议和谈之事。赵武其实也深知战争给晋国所带来的沉重负担,正好也有了几分休战的打算,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