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检验科人员职业危害和防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层检验科人员职业危害和防护

基层检验科人员职业危害和防护   【摘要】 为了提高基层检验工作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从基层检验科实验室实情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基层检验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暴露途径及其防护措施进行综述,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与措施,增强职业防护意识。 【关键词】 检验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158-03 检验科承担医院的检验业务,每天承担包括住院患者、门急诊患者、各类体检人员标本的检测工作,是职业性暴露和血源性感染的高危场所[1]。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据杨永刚等[2]的调查报告,检验人员中职业暴露发生率为80%,中级以上职称暴露率为100%,可见检验人员是最危险的职业群体之一。基层检验科室间功能分区不明显、人员素质相对不高、设施不完善、自动化程度低,职业暴露的机会更多。因此,提高基层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知识,加强检验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十分必要,现就医院检验人员常见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综述如下。 1 检验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类 1.1 实验室生物污染物 1.1.1 病毒 检验工作人员日常接触的患者标本以及接触的患者,都可能存在病毒。临床检验标本如血液,都可能存在病毒,易发生生物性职业暴露[3]。临床送检血液标本的传染性病毒感染率较高,临床住院患者的HBV、抗-HCV检出率分别达14.53%和2.79%[4]。一项手术输血前患者的输血前检查显示:乙肝病毒感染率18.52%,丙肝感染率0.25%,梅毒感染率1.36%,艾滋感染率0.15%[5]。检验工作人员每天大量接触血液标本,存在被感染的机会,医务人员接触带感染性病毒的血液后,有一定感染的感染率。李卢新等[6]报道助产士职业暴露后的丙肝感染率1.9%,HIV职业暴露后的事件时有发生。2002-2003年中国援助莫桑比克4名医疗人员在手术时被缝针刺伤造成感染[7]。接触其他检验标本粪便、伤口分泌物、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痰、胸腹水、脑脊液、羊水等也存在病毒。如呼吸道病毒感染时取的痰、鼻咽洗液或者疾病急性期时的血清,可能会含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胃肠炎患者的粪便和血液中可能含轮状病毒及肠道病毒等;皮肤患者的皮肤擦拭标本可能含有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病毒性疑为脑膜炎患者的血液、脑脊液有可能含有病毒。 基层医院门诊抽血大多由检验科承担,部分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抽血,亦有通过呼吸道传染如禽流感、H7N9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病毒传染危险。 1.1.2 细菌 检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细菌感染主要来自患者。患者的各种标本如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伤口分泌物、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痰、胸腹水、脑脊液、羊水等均可能含有细菌。对感染患者的标本处理,要特别注意,如腹泻患者的粪便含可能有的沙门氏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痰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艾埃希菌为多见,但均可能含有其他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致病菌等,如不注意无菌操作及手卫生,易受细菌感染,检验人员在痰找结核杆菌等痰有关痰的检验时,易感染结核杆菌,检验工作人员结核病的患病率在医院人员中患病率较高,广水市开展医务人员结核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放射、检验、医疗专业结核患病率高于医务人员结核病平均患病率(2.24%)[8]。 1.1.3 其他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及寄生虫 患者的伤口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粪便等可含有真菌,粪便中含有寄生虫卵。 1.2 化学性物品 1.2.1 化学试剂 基层医院检验科自动化程度低,部分试剂为科内自行配制,在试剂配制及操作过程中,实验人员都需要接触试剂,如不注意操作规范,会造成伤害。例如血红蛋白转化液中主要成分为氰化钾,为高毒试剂。强酸强碱及硝酸银可以直接烧伤皮肤,血清蛋白测定中的双缩脲试剂中含有强碱氢氧化钠,尿素测定试剂中的制备需用到浓硫酸和浓盐酸,胸腹水的硝酸银染色试剂配制用到硝酸银。硝酸、盐酸、氨水等均具有挥发性,吸入可致中毒,可有咳嗽或血性痰等症状,重者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炎及肺水肿等。醋酸纤维膜血红蛋白电泳的试剂中需配制的三氯甲烷,胸腹水的细胞固定液需配制的乙醚,用于骨髓细胞学检查的试剂乙酸甲酯等是极易挥发的液体,30 ℃以上挥发很快,遇明火即可燃烧。在配制瑞氏染料用的甲醇、标本固定液甲醛、苯、二甲苯等试剂,会通过呼吸道及无伤害的皮肤吸收中毒,误服中毒引起恶心、呕吐,全身青紫,重者很快停止呼吸而死亡[9]。用于尿爱迪氏计数、精子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试剂用到的化学试剂甲醛、甲苯等试剂还是致癌物。苯酚、三氯甲烷也是致癌物,高铁血红蛋白测定试剂中的亚硝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