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生物刺激神经网络多机器人编队方法
基于生物刺激神经网络多机器人编队方法 摘要:
多机器人编队控制是多机器人协作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如何实现多机器人朝同一目标移动的同时保持队形是多机器人编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生物刺激神经网络的多机器人动态编队方法,采用基于leaderreferenced编队模型实时计算各机器人的虚拟目标位置,利用生物刺激神经网络进行机器人导航。最后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现多机器人实时避障并保持队形的同时,朝同一目标移动,而且可以很快实现队形变换,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动态编队;生物刺激神经网络;机器人导航;多机器人协作
0引言
多机器人动态编队是指多个机器人保持某一队形并运动到达目的地,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实现不同队形的转变,同时要实现自主避障。多机器人编队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在军事、航空航天、搜救、探测、灾害处理等方面多机器人编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的研究是多机器人协作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多机器人编队方法主要有基于行为的方法[1]、虚拟结构法[2]、基于leaderreferenced方法[3]等。但是这些算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基于leaderreferenced方法很难保持队形不变,基于行为的方法自身的稳定性较差,基于虚拟结构法则仅适用于无障碍环境。针对这些缺点,很多改进的方法被提出来,如文献[4]通过构建虚拟机器人实现领航机器人与跟随机器人之间系统的对接,从而完成多机器人编队的任务;文献[5]采用一种集成的方法,将任务分配算法与基于行为的方法相结合实现机器人编队;文献[6]提出一种基于leaderreferenced方法和行为法相结合的混合编队算法,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行为参数进行优化,使多机器人编队效果更优。这些方法都是从编队策略上进行改进,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多机器人动态编队中稳定性和灵活性这两个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生物刺激神经网络的多机器人动态编队方法,通过构建机器人虚拟目标位置,并利用生物刺激神经网络进行机器人导航[7-8],从而实现多机器人动态编队。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3结语
本文研究了多机器人动态编队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生物刺激神经网络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基于leaderreferenced编队模型实时计算各跟随机器人的虚拟目标位置,然后采用生物刺激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机器人编队导航,最终完成机器人编队任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机器人编队方法的不足,具有较好的性能,不仅能实现机器人自主避障,而且可以快速形成稳定的队形,且可以实时完成队形的变换。本文所提方法可以扩展到实际应用中,不需对算法做任何改动,只要将程序写入各携带传感器及通信设备的机器人中,各机器人就能自主完成编队任务。
参考文献:
[1]
LAWTON J R T, BEARD R W, YOUNG B J. A decentralized approach to formation maneuver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2003, 19(6): 933- 941.
[2]
YUAN J, TANG G Y. Formation control for mobile multiple robots based on hierarchical virtual structures [C]// 2010 8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nd Automation. Piscataway: IEEE, 2010: 393-398.
[3]
GHOMMAM J,MEHRJERDI H,SAAD M.Leaderfollower formation control of nonholonomic robots with fuzzy logic based approach for obstacle avoidance [C]//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Piscataway: IEEE, 2011:2340-2345.
[4]
张玉礼,吴怀宇,程磊. 基于领航者模式的多机器人编队实现[J]. 信息技术, 2010(11): 17-23.
[5]
VIGURIA A, HOWARD A M. An integrated approac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课 家居清洁与整理技巧 课件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劳动技术八年级下册.pptx VIP
-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 VIP
- T_WSJD 18.14—2021_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煤焦油沥青挥发物、焦炉逸散物中苯溶物的称重法.pdf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字帖.pdf VIP
- 湘2017J907 居住建筑节能65%围护结构构造图集.pdf
- 交通局交通安全培训.pptx VIP
- 西南财经大学答辩通用PPT模板.pptx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近代文学》教学大纲.pdf VIP
- 2024美妆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