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公开课)
;;诗词鉴赏
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一、什么是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二、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关系
区别 表现手法是用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手法。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的手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三、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表达方式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表现手法则是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的方法。;四、表现手法类别
包括写人、记事、写景、咏物、抒情、议论、结构安排等的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人自比、渲染、烘托、衬托、映衬、反衬、正衬、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对比、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多角度、多感觉、移步换景、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倒叙、插叙、赋、比、兴、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明暗结合、点面结合、象征、联想、想象、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曲笔、似褒实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重章复唱、铺垫、伏笔、照应、以乐景(哀景)写哀情(乐情);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等同于表达技巧,而高考通常在狭义方面使用它,主要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托物言情),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衬托、对比,联想、想象,化用典故(用典),借古讽今,烘托,渲染,比兴等。;鉴赏表现手法的答题思路
1.首先准确指出运用什么手法;
2.结合诗文内容,举例分析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点明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在表达思想感情内容、结构安排和审美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准确,鲜明,生动,传神,通俗,委婉,含蓄,节奏感强,增强语势。富有感染力,更有想象空间,渲染气氛,烘托环境,凸显人物形象,强化情感,突出主旨,点题,画龙点睛。;(2013)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步步高》127页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彩,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有无从说起,以至在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2014年云南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8、【参考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解析】解答此题,要学会运用一些赏析诗词的术语来概括,比如,对抒情诗,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等;对说理诗,有托物言志、寓理于物等。其他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等。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早??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2013·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 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精要点拨】
衬托又称“映衬”“陪衬”。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反??两种。正衬,就是用次要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也叫“烘托”“旁衬”,如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形象地烘托出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情谊。;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
表达方式:描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