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舟山桃花岛道教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议舟山桃花岛道教文化

小议舟山桃花岛道教文化   [内容摘要]:舟山桃花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道教人文风光。本文拟对桃花岛的道教教文化作一初步的调研,并浅析桃花岛道教文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舟山 桃花岛 安期生道教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岛屿是城,海水是街,一千三百九十颗珍珠碧波串联。”在拥有1390座大大小小岛屿的舟山,桃花岛似一颗璀璨的珍珠,闪闪发光,夺人眼球。桃花岛位于东海莲花洋,静谧而秀美,与著名的普陀山隔海相望。普陀山以佛教观音文化名世,殊不知,风景秀丽的桃花岛,神秘的道教文化曾扎根于此。 首先,桃花岛的道教文化与先秦隐士安期生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传说桃花岛的岛名也来自于安期生。位于桃花岛东南部的安期峰,是舟山千岛的第一高峰。相传先秦隐士安期生曾在该峰的一洞里炼丹修仙,因而该山被人称为安期峰,而炼丹洞则被称为安期炼丹洞。据《乾道四明图经》记载:“桃花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耆老相传,安期生先生学道炼丹于此,尝以醉墨洒于山石上,逐成桃花纹,奇形异状,宛若天然。人多取之,以为珍玩,故山号桃花。而乡名安期,实出于此。”《康熙定海县志点校本》也记载:“桃花山离县约百二十里。山多产茶,田颇肥美,半居普陀僧开垦。世传安期生炼丹于此,尝以醉墨洒石成桃花纹,故名。” 根据传说,桃花石的由来当与安期生有关。上述记载虽则文字有别,但都提及安期生醉墨画桃花一事――安期生喝醉了酒,随手一洒墨,便在山石上留下了桃花纹,从此人们就叫这座山为桃花山。这故事听来近似神话,带上了传奇的色彩。 桃花石属花岗岩一类,里面有墨绿色的花纹,疑是古代蕨类植物遗迹化石。据有关科技工作者考察,俗称为紫竹石、观音石的桃花石,几乎分布在浙江省舟山市的各个岛屿,尤以桃花岛主岛及周边岛屿为多,可谓漫山遍野,触处而在。桃花岛,古称白云山。桃花岛之所以叫桃花岛,并不是因为它盛产桃花,可能与岛上盛产桃花石有关。 安期生的故事为桃花岛冰冷的石头注入了浪漫的诗意。 我们首先考察安期生这个人物。据刘向 《列仙传》记载,“安期先生者,琅琊阜乡人也。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王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双为报,曰: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安期生不愿受制于秦始皇,就留书悄悄辞别,但又怕始皇怪罪,便下海隐居。 根据史料推断,安期生下海隐居的地方应该就是舟山的马秦、桃花岛、普陀山诸岛。宋《乾道四明图经》曰:“马秦山有安期洞。耆老相传安期生得道隐此,又尝丹于桃花山。”又,《康熙定海县志点校本》曰:“安期生,琅琊人。避秦乱,隐于此。今马秦山有安期洞,奇胜不可言。又相传炼丹于桃花山,尝以醉墨洒石成桃花。今四乡,一曰安期乡。”由以上可知,安期生曾在朱家尖的马秦山上炼过丹修过仙,而那个山洞就被后人称为安期洞。安期生又来到桃花岛,在现今被称作安期峰的山上炼丹,还给桃花岛留下了“醉墨成桃花”这一神奇而浪漫的故事。 安期生隐居舟山,过着世外仙人的生活,忘记了外面的世界,但是外面的世界却时常挂念着他和他的仙药。安期生离开不久,秦始皇就迫不及待地派人去寻他了。《列仙传》记载:“始皇即遣使者徐市、卢生等数百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逢风波而还,立祠阜乡亭,海边数十处。”找不到安期生,就只能“立祠阜乡亭”,还把天台山中的山谷改名为望仙涧,以表对安期生的期盼之情。除了秦始皇,汉武帝也是安期生的狂热追随者。 李少君是安期生的弟子之一,他曾经对汉武帝说:“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仙者,适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齐方士栾大自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于是汉武帝先后七次到琅琊台天台山一带寻找安期生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 安期生为何只身来到茫茫大海中的荒岛中炼丹,笔者以为,这与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隐逸传统有关。中国古代的大多隐士,常与当权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因此非常容易引起统治者的猜忌,严重的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韩非子曾以“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为由,诛杀了隐士狂?、华士。隐士们为明哲保身,需要远离政治中心,以免遭遇不测。他们于是选择了隐秘的山林,如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诸葛亮隐于南阳,王维隐于终南山。更有甚者,乘桴浮于海,寻一方海岛作为栖身之地。比如我们提及的安期生。 舟山桃花岛,四面环海,远离大陆,似弃世独处,孤独而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遗世独立的海岛适合遗世独立的隐士――拒绝喧嚣,拒绝阴谋,拒绝斗争。云卷云舒,潮起潮落。清净,祥和。可“心斋”,可“坐忘”,亦可“登山临水,竟日不归”。是归隐的宝地。安期生选对了地方。 安期生的活动内容之一就是炼丹。炼丹,是道教修仙的主要道术之一,也是炼制外丹与内丹的统称。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