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之我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之我见

当代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之我见   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政治、文化领域空前繁荣,互联网、电视、广播等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让我们每个人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天下最新发生的大事小情。 清早起床,随手打开电视,频道定位在《第一时间》、《朝闻天下》;乘车上班的途中,旋开调频广播的按钮,听听每日新闻;在办公室,闲暇时打开电脑,浏览新闻网页……这些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通过各种媒体,了解世界及国内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已成为现代生活中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各种新闻媒体,其中铺天盖地的新闻事件,绝大多数是真实的,积极向上的,起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非典面前,我们的新闻记者勇敢无畏,及时报道非典疫情的最新进展、防控现状,让恐慌不再蔓延,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下“定心丸”,真正体现了新闻媒体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在汶川大地震面前,我们的新闻记者,第一时间深入采访现场,让心系灾区的人们及时了解灾情进展及救助情况,也让全世界了解到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民族气概和敢于抗争的勇气、决心和力量,当代记者不惧艰险,冲锋在前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让人肃然起敬;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加大反腐纠风力度,一些严重违法违纪,腐败堕落的官员相继被免职或接受调查,通过各个新闻媒体,我们欣喜地看到,公款吃喝、铺张浪费,自由散漫、松垮拖拉,推诿扯皮、形式主义等一系列百姓反响强烈,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党惩治腐败充满期待。树立了公共媒体在人民心中敢于说真话,敢于报道的正面形象。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把经济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我们的一些新闻记者也不例外,在名利面前,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有偿不新闻、恶炒新闻、低俗新闻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媒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危害,例如,2008年,山西临汾霍宝干河煤矿为瞒报一人死亡事故,向前区采访的记者分发“封口费”,28人拿走12万。采访者的良知被金钱泯灭,也让自己的记者职业生涯毁于一旦。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内有明文规定,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访报道对体外象的钱,物,有价证券,信用卡等。作为记者,鲜有不知此条例,不明白个中道理的,但是在他们心中金钱和个人利益至上的原则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早已抛诸脑后。 无可否认,新型媒体数量的大量增加,使得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吃新闻这碗饭的人趋之若鹜,以各种正当或不正当手段抢占新闻源的现象非常突出,为了争夺观众(听众),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新闻记者往往不择手段,为制造“独家新闻”,并产生“一鸣惊人”的效果,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对新闻事件添油加醋,牵强附会,这是新闻人的致命误区。例如,2006年广州某报记者凭借自己的想当然,对“注水西瓜事件”进行报道,这篇报道里关于西瓜内注射了红药水的假消息让瓜农蒙受了巨大损失,瓜农们欲哭无泪,仅海南一省就损失了三千万。 记得20多年前我刚刚走上新闻记者这个工作岗位时,在新闻写作方面印象最深的就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当时是从大学校门刚刚出来,学的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说是新闻专业的门外汉,于是就加紧学习,无论是翻阅新闻书籍,还是听专业老师授课,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都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另外,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大学毕业时正赶上市电视台面向社会公开招录记者,以为记者写作和文学很接近,都是写东西嘛,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等到真正接触到了新闻采写,才明白新闻和文学根本就是两回事,新闻不像文学写作,可以杜撰、想象、渲染、夸张,所以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就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 2012年1月,《温州商报》、《温州日报》相继刊登温州商人林春平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这则新闻,此后几天,全国各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也纷纷介入,舆论将林春平视为消除“温州金融风波”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典型和温州民间资本突围的标杆式人物,一顶顶“桂冠”落在他头上:“敢吃第一口螃蟹的人”、“温州民间资本在金融业左冲右突的破冰之旅”不一而足。凭借此举,林春平当选为温州市九届政协委员,并任温州市瓯海区慈善总会副会长等。3月初,网络上开始有人质疑林春平收购美国银行一事。《潇湘晨报》报道称,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和特拉华州政府网站上根本查不到林春平所收购的“银行”。《温州都市报》等媒体也开始大篇幅报道林春平收购银行闹剧的真相,所谓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一事纯属子虚乌有,于是,林春平的一切又都被打回原形。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通过采访各个消息来源完成新闻报道,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新闻常规以保证新闻的真实和准确。而这则假新闻的流传过程,主要信息都来自林春平本人,除此之外,能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