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口护理技术课件
一、概述 (一)伤口的分类与处理原则 1.清洁伤口 2.沾染伤口 3.感染伤口 二、伤口换药术 伤口更换敷料 目的: 观察伤口; 清除分泌物及坏死组织; 促进伤口愈合 (二)换药前准备 1.环境准备:换药前半小时内不可铺床、扫地。晨间护理时勿换药 2.换药人员准备:按无菌原则,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换药前后洗手 3.物品准备:器械、敷料、引流物、固定用品等 4.换药的有关原则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安排换药顺序:先清洁伤口,再换污染伤口,最后感染伤口 用两镊子,一把接触伤口,另一把夹持并传递无菌敷料,不可混用 沾染分泌物的敷料,放入专用的容器,不应再接触其他部位 根据伤口情况、确定换药次数 根据伤口引流的性质、做好留置引流物伤口的换药 (三)换药操作步骤 揭除沾染敷料 消毒 清理伤口 覆盖无菌敷料并包扎固定 揭除沾染敷料 内层敷料用镊子轻轻取除 敷料粘贴于创面,可用盐水湿润后揭下 消毒 清理伤口 覆盖无菌敷料并包扎固定 肉芽生长好,呈粉红色、颗粒均匀、分泌物少、触之易出血 常用凡士林纱布 一般伤口少量分泌物 常用盐水 创面苍白水肿、色暗有苔、肉芽萎缩 可用优琐湿敷 肉芽水肿 用3%~5%氯化钠或30%硫酸镁湿敷 换药的次数 一期缝合伤口术后2~3日换药1次,至拆线时再换药 分泌物少,肉芽生长良好的伤口,隔日换药 分泌物多、感染重的伤口,每日1次或数次 .换药后整理 换下的敷料集中放入污物桶 器械冲洗后,用2%戊二醛溶液等浸泡1~2小时,然后重新消毒灭菌 特殊感染的敷料应全部烧毁、器械作特殊灭菌处理 四 造口的护理技术 造口种类 部位:结肠造口 小肠造口 泌尿造口 形式:单腔造口 襻式造口 双口式造口 分离造口 造口分类 输入造口:营养物质通过造口直接进入胃肠道多为暂时性造口 转流性造口:将胃肠道的内容物转移出体外不经病变部位 输出性造口:为清除体内的废物提供出口 肠道准备 饮食__术前3天低渣半流,1天半流饮食,术前晚10pm开始禁食 药物__术前3天口服肠道消毒剂 造口位置选择 患者自己能看到(躺、坐 、立) 足够的位置贴袋 位于腹直肌内 两侧造口高度 造口定位 1、患者的视力、手的灵活性、职业、行为、文化 2、手术要求:小肠造口(右下腹)、结肠造口(左下腹) 横结肠造口(左/右上腹) 3、避开部位:骨突处、皮肤皱褶 、疤痕 、系腰带 处、可能做切口的部位 造口评估 1、造口活力:颜色及外形(6-8周消肿) 2、造口高度:理想高度1-2cm 3、造口形状: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4、造口大小: 直径、最大径最小径、描图 使用造口卡尺测量造口大小,或采用描摹方法 造口前护理---认知能力 人工造口系因某种医疗目的,人为造成空腔脏器与体表相通 造口后护理 造口开放前护理 保护造口周围皮肤 正确使用造口袋 饮食指导 预防并发症 造口常见的并发症 造口狭窄 造口回缩 造口脱垂 造口旁疝 造口出血 造 口 回 缩 原因 -- 造口肠段系膜解剖不足 -- 肠段牵挂回缩 -- 造口感染 -- 患者术后腹胀 处理:手术重建造口 造 口 脱 垂 原因 -- 肠管腹壁固定不牢固 -- 腹壁肌层开口过大 -- 腹部肌肉软弱 -- 腹压增加 处理 -- 轻症者不需特殊处理 -- 重症者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肠造口黏膜部位,顺势缓慢的将肠造口推回腹腔内,并用弹性绷带稍加压包扎 -- 严重者需切除脱垂的肠段,重建肠造口 造 口 旁 疝 原因 -- 造口位于腹直肌外 -- 筋膜切口过大 -- 腹部肌肉软弱 -- 腹部造口周围有多次手术史 -- 腹压持续性增加 处理 -- 术后6-8周应避免提举重物 -- 减轻腹压,如咳嗽时用手按压造口部位 -- 减轻体重 -- 不宜结肠灌洗 造 口 出 血 原因 -- 肠造口黏膜与皮肤连接处的毛细血管 及小静脉出血。 -- 肠系膜小动脉未结扎或结扎线脱落 处理 -- 出血量少用棉球和纱布稍加压迫 -- 出血量较多用1%肾上腺素溶液浸湿的纱布压迫或用云南白药粉外敷 -- 更多量出血需缝扎止血 乳房自查技术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专家提醒女性,应充分重视乳腺癌的预防,预防工作可以分为三级进行。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12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的每年达50万人。在美国,每9名妇女中便有一人患乳腺癌。而一项针对正常女性人群进行的有关乳房保健、乳房自查和乳房疾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显示,有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