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凝药物在围手术期使用课件
抗凝药物在围手术期的使用 凝血酶和血小板的作用是血栓形成中互相促进的两个主要环节。因此,通常意义上的“抗凝”治疗其实就是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静脉系统血栓的防治主要针对凝血酶;动脉血栓的防治则以抗血小板为主。 常见抗凝药物 香豆素衍生物 代表药物为华法林,是主要的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是维生素K拮抗剂,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抗凝作用出现较慢,一般口服后8~12h后才发挥作用,1~3d达到高峰,停药后其抗凝作用维持2~5d。凝血酶原时间(PT)主要用于监测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多数情况下,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应维持PT所对应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3 。 普通肝素与低分子量肝素 UFH 的剂量-效应相关性较差,其强度与持续时间并不随剂量增加而成正比增强及延长,但肝素相关的出血风险随剂量增加。半衰期与给药剂量有关,静脉注射UFH 100IU/kg 时半衰期为1 h,可立即起效。UFH 可以用鱼精蛋白静脉注射中和其抗凝效应,比例为1 mg 鱼精蛋白中和100IU UFH。小剂量UFH(100IU· kg-1 · 12 h-1 )肌肉或皮下注射也可抑制凝血因子Ⅹa 的活性,但一般不会引起凝血指标明显变化。皮下注射40 ~50 min 后达到作用高峰,可持续3 ~4 h。UFH 经肝脏代谢。 LMWH 抗凝效果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半衰期是UFH 的3 ~4倍,活化凝血时间(AC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受LMWH 的影响,其监测值对临床用药无帮助,但可以通过抗因子Ⅹa 活性来检测。LMWH 较少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不易被鱼精蛋白拮抗。皮下注射LMWH 具有高生物利用度(接近100%),抗Ⅹa 活性高峰出现时间为3 ~4 h,半衰期4 ~7 h,可以每日单次给药。LMWH 经肾脏代谢,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其最终消失半衰期为4 ~6 h。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抗因子Ⅹa 活性达到高峰时间和最终消失半衰期可延长至16 h。 直接的凝血酶抑制剂 常用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膜上的环氧化酶,而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功能,目前仍是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主流药物。阿司匹林胃肠道吸收快,30—40min血中即达峰浓度,60min内出现明显的抑制血小板作用。一般每天口服100mg,4—5d后才能达到最大抑制效果。在24—48h的服药间隔内可以维持其抗栓效果。 抵克力得,即噻氯匹啶;波立维,即氯吡格雷均为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不可逆抑制血小板功能。噻氯匹定的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氯吡格雷更安全更容易耐受,其半衰期约7—8h。 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阿伯西马、替罗非班、依替巴肽:此类药物通过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阻断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结合,发挥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停用8~24h后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由于缺乏特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拮抗剂,在一些急需恢复血小板功能的情况下,输注血小板可能是惟一的选择。 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围手术期应用 抗凝药物应用 服用华法林的病人在接受外科手术时,围手术期处理可分为:(1)术前停用华法林3—5d,术后尽快恢复华法林治疗;(2)减少华法林剂量使INR维持在1.5左右;(3)停用华法林,改为静脉应用肝素抗凝直至恢复华法林治疗。采取何种策略应根据病人和外科手术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动脉栓塞30d以内的高危病人,应推迟其择期手术或停用华法林改为静脉应用肝素。 对大多数病人来说,研究建议在择期手术前停用华法林4—5d,使INR自然下降。停药第2天起复查lNR,当INR下降到抗凝的临界值(即正常抗凝作用低限)时,病人应接受静脉肝素治疗。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手术前一天或当天。术前至少12h停用LMWH或至少6h停用UFH。如术晨INR2.0,考虑推迟手术或给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大多数外科手术可以在INR≤1.5时安全实施。在急诊手术或INR太高情况下,可以通过应用维生素K来逆转其抗凝作用。皮下注射维生素K1~10mg,在8~10h内可纠正华法林的抗凝效果,但有时可能需要追加剂量。尽管维生素K经静脉使用可即刻起效,但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曾有过快速静脉注射致死的报道。对于重症患者如果必须静注时,速度不应超过1mg/min。对于INR在2~3的病人,口服维生素K1~2mg可在24h内纠正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新鲜冰冻血浆可提供必需的凝血因子从而逆转华法林的作用。当病人出现严重出血时,则需要浓缩凝血因子Ⅱ、Ⅶ、Ⅸ、X。 对于某些病人,如,人工心脏瓣膜术后、心房纤颤、高凝状态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停用华法林所带来的风险可能要远大于抗凝治疗。近期发生的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特别是30d),出现再栓塞的几率高达50%,华法林可以使这种风险降低约80%。因此,择期手术应该尽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