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解读课件
实验诊断与 临床 实验诊断科 杨道理 一、肿瘤标志物(TM)概述 二、肿瘤标志物检测基本原则、 疗效判断、TM浓度的影响 因素解读 三、常用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 床意义 (一)肿瘤标志物发展的历史 1、第一阶段,1846年~1928年,发现本周蛋白。 2、第二阶段,1929年~1962年,发现一些激素、酶、同工酶和蛋白,在肿瘤发生时异常,如促性腺激素、碱性磷酸酶等。 3、第三阶段,1963年~1975年,发现了一些胚胎蛋白性标志物 ,如AFP、CEA。 4、第四阶段,1976年至今,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建立,大量的肿瘤标志物出现出,如CA15-3、CA125 、CA19-9以及癌基因类肿瘤标志物等。 (二)肿瘤标志物(TM)的定义 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所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 近年来,采用肿瘤早期检测技术——寻找病人血液中肿瘤细胞所分泌、表达的异常蛋白质(肿瘤标志物)是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肿瘤。 (2)肿瘤辅助标志物:它在正常情况下也可由某种正常组织产生,但在类似组织发生肿瘤时,其含量会急剧升高。如 CEA、血清铁蛋白、 β2-微球蛋白、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等。 显而易见,后者在同类组织良性增生时也会升高,只是在发生肿瘤时,其含量变化更明显一些而已.因此,其检测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往往不尽如人意。 虽然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但是,没有哪个无症状的人会主动去挨一刀查查自己有没有肿瘤。 TM检测,仅需要血液或体液就可以检测到早期癌症的踪迹。因此,正确合理使用TM, 作为一项辅助诊断与疗效观察指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防治肿瘤的最好办法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虽然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但是,没有哪个无症状的人会主动去挨一刀查查自己有没有肿瘤。 TM检测,仅需要血液或体液就可以检测到早期癌症的踪迹。因此,TM作为一项辅助诊断与疗效观察指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临床观测TM的五项基本原则 1、TM只能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也不提倡对无症状人群进行普查(高危人群除外)。 所谓高危人群是指中老年人群 、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 遗传因素造成的高危人群、治疗后的肿瘤患者等。 2、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时应遵循的原则:①该TM有较高的灵敏度;②对无症状患者,筛查发现TM异常升高,必须复查和动态观察;③筛查费用经济、合理。 3、TM阳性不能对肿瘤进行绝对定位。少数TM(如AFP)对器官定位有一定的价值。 4、不能根据TM浓度高低,判断肿瘤的大小及进行临床分期。 (二)实验室检测TM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验室必须使用国家有关机构 (sFDA) 批准的仪器和试剂。 2、TM检测全程质量控制: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做好室内质控和参加室间质评,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和可比性。 3、合理组合 4、价格合理 5、加强与临床的沟通。 (1)评价一:( Beastall等提出的方案) ①无效:TM浓度与治疗前比下降<50%; ②改善:TM浓度与治疗前比下降>50%; ③有效:TM浓度与治疗前比下降>90%; ④显效:TM浓度下降至临界值以下。 2、引起假阳性的因素 (1)在良性疾病时,如炎症(特别是慢性炎症)会使一些TM表达增加,肝炎时AFP、CA19-9、CEA及肾功能衰竭时?2-微球蛋白、CA15-3、CA19-9、CEA和PSA水平均会升高; (2)生理变化如妊娠时AFP、CA125、HCG升高,月经时CA125升高; (3)肿瘤患者化疗及放疗过程中,由于肿瘤组织受到破坏,某些TM产生增加,造成假阳性。 3、引起假阴性的因素 (1)产生TM的肿瘤细胞数目少; (2)肿瘤细胞表面被封闭; (3)体内一些抗体与肿瘤标志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 (4)肿瘤组织本身血循环差,所产生TM不能分泌到外周血中。 (一)甲胎蛋白(AFP)检测: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 1、 AFP升高的因素 (1)生理状况下:AFP在卵黄囊的内胚层细胞和胚肝、新生儿肝细胞中高度表达,在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中也有见表达。 (2)病理状况下:肝细胞被破坏后的再生(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肝硬化)、先天性胆管闭塞、畸形胎儿,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畸胎瘤或部分胃肠道肿瘤。 2、AFP检测结果解读 (1)在我国60~70%的肝癌病人存在AFP增高。 (2)正常人血清AFP值为10~30μg/L。 (3)凡AFP500μg/L持续1个月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