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疣状胃炎病人护理课件
疣 状 胃 炎 带教老师:唐文凤 实习同学:陆 玉 目 录 概述 临床表现 治疗措施 饮食疗法 健康教育 什么是疣状胃炎 疣状胃炎又称痘疱状胃炎或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慢性胃炎。 电镜下的特点 胃粘膜出现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直径5~10mm,顶端可见粘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心有糜烂,隆起周围多无红晕,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红斑,以胃窦部多见,可分为持续型及消失型。 临床表现 治疗措施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 准备好麻醉药品及设备,如丙泊酚、心电监护仪、中心供氧和中心负压吸引器、抢救药品及气管插管的用物等,连接各种导线,使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患者准备:禁食、禁饮、禁药12h,检查前予利多卡因胶浆口服,签治疗同意书,有幽门梗阻者,检查前2~3天进流质饮食,检查前一晚洗胃。 术后护理 营养与饮食疗法 食用流食 对于急性胃炎。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禁食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酌情禁食或给予流食,对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疗。 忌食粗糙和刺激性食物 忌食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腊食品、辣椒、大蒜等。不管柑橘类果汁、番茄制品、咖啡、酒类以及所有会直接刺激食道的食物会引起胃酸 避免高脂、高糖食物 高脂肪食物、酒、糖类、巧克力会使括约肌放松,造成回流 营养与饮食疗法 细嚼慢咽助消化 彻底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 饮食有规律 注意饮食调理养护,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或不吃早餐,尤其应避免暴饮暴食 注意营养均衡 选富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 少量多餐 睡前忌进食,饮食不宜过多过饱,以免胃窦部扩张过度而增加胃酸的分泌。 营养与饮食疗法 增加纤维素的摄取 控制饮水 胃酸缺乏者,忌冲淡胃液。饮食中宜加入醋、柠檬汁、酸性调味晶,少吃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饭前及饭后尽量少喝水。 少喝牛奶 虽可暂时缓冲胃酸,但稍后,牛奶里的钙和蛋白质会刺激更多的胃酸分泌,使胃更不舒服 补充营养素B12 预防贫血。 长期的饮食控制; 避免劳累和生气; 休息好,保持心情舒畅; 坚持合理的中西药物治疗; 定期复诊。 谢谢欣赏 * 胃镜下的 疣状胃炎 对疣状胃炎的诊断, 主要依赖内镜检查。 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抑酸及清除幽门螺杆菌 手术疗法: ⑴微波 ⑵射频消融 ⑶热极 ⑷氩离子凝固 ⑸高频电凝 Ⅲ.中医治疗 标准三联 (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 作用于局部组织,以其很小范围的高温,达到凝 固治疗的作用,并可使胃黏膜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 张,血液循环增加,改善了局部营养和代谢,也使局部 免疫防御力改善,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热极凝固的深度有自限性,即其热 传导及热凝固仅局限于黏膜糜烂层。但热极治疗引 起的组织创伤面积较大,易有术后胃部疼痛感。 是内镜下治疗 息肉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 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法 无神经效应,对心肌无影响。 射频输出的功率为38—42W,其 特点是不黏组织,不存在二次出血、剥离的缺陷。 心理指导:由于患者对治疗了解不充分,家属签字时,患者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明显,因此,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以消除其恐惧和焦虑情绪,使其配合治疗。 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病史、治疗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完善血常规、血型、凝血四项、肝功能、乙肝五项、血压等实验室检查,≥45岁或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 一般护理:保持患者体位舒适,病室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术后禁食24h,24h后进流质及软食,1周内忌粗糙及刺激性食物,少食或不食牛奶、豆制品类及甜食等产气食品。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部分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反酸现象,要注意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并做好记录;高频电凝术后焦痂过早脱落所致出血的患者应卧床休息2~3d,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予以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健康教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