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肾移植术后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了免疫机制的损伤,再加上尿毒症患者术前长期透析、贫血、营养不良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患者容易并发肺部感染。
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特点:肾移植术后肺部严重感染往往发生在患者免疫力过于低下状态,发病呈隐匿性,但有发展快,症状重。
双重感染和混合感染多的特点,并且肾移植术后普通性细菌和真菌感染所占比例下降,而机会性感染的几率增加,病原体多样化、复杂化,且有时病原体难以明确,部分患者虽经治疗康复后,也未能明确病原体的诊断。
其原因: ①忽视了对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的检查,事实上某些病例可能就是由这些病原体引起; ②标本采集时间或方法不当; ③标本的采集部位不当;
感染类型:细菌感染,结核感染,真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染(CMV),而以混合感染最常见。其中有相当部分患者未能明确病原体。
感染发生时间多见于术后1~18月。特点:至感染发热时肾功能多正常。
临床特点及进程:与2003年初流行我国的非典型肺炎( SARS)相类似,早期以高热( 38~42℃)为首发症状,少数为低热开始,不伴明显咳嗽咳痰,或伴有轻到中度干咳或少量白色泡沫痰,随病情发展,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及轻度紫绀。
实验室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低蛋白血症。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X线征象分析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X线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在形式上可为间质性改变,局灶性片状浸润,间质性改变斑片状阴影等。
其早期常表现为间质性改变, 进一步发展而出现斑片状阴影, 这与一般患者肺部的段叶性浸润明显不同。因此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早期X线平片首先关注的是间质性改变。
由于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快, X线平片上无表现到两肺广泛病变仅需一天时间, 且常与临床表现不同步。X线征象出现晚于临床, 因此需要与临床密切结合, 重视短期胸片复查。
对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来说, 胸片是一种简便而又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它既是其早期诊断肺部感染的依据, 又是病情发展趋势的观察,应予以重视。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CT 表现主要有:
(1) 双肺多发病灶, 单发者少见; 以磨玻璃样影为主, 也有实变影, 但实变病灶内有含气支气管像, 未见有肺不张, 说明小支气管的通畅; 病灶分布中、上肺野为主, 以肺门为中心、可呈蝶翼形分布, 这在其他普通肺部感染的影像中少见;
(2) 还发现部分患者, 尤其轻症患者, 表现为肺纹理的增粗与似雾状的较淡的磨玻璃样影, 弥漫的较淡的磨玻璃样影加上“粗而不乱”的肺纹理, 形如东北的“雾淞”。
病理基础基础, 主要是肺间质的改变, 如间质的水肿, 增厚等, 这正是磨玻璃样影形成的主要原因。实变病灶往往是在肺间质病变的基础上出现肺实质的渗出、水肿和变性。
磨玻璃样影或较淡雾状影的广泛分布, 推测除与感染因素有关的肺间质的病变外, 是否还与患者免疫抑制剂应用后肺间质易发生变态反应性改变有关。
与其他肺部感染的CT 影像鉴别: 中上肺野多发病灶, 并以肺门为中心可呈蝶翼样分布, 其次是广泛分布或多发的磨玻璃样影。另外, 较淡雾状影基础上肺纹理增粗,形成所谓的“雾淞征”可供参考。
特殊肺感染的鉴别如SARS, 主要鉴别点在: SARS 的病灶分布以下肺野及胸膜下部位较多。与SARS 的相似点为磨玻璃样影或肺野普遍密度增高。
病原体监测
对所有病例常规进行血、痰、咽拭子及中段尿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如无阳性发现,要反复进行。如无痰标本,则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得样本。检查血CMV 抗原和抗体。检测痰和尿中抗酸杆菌,并检查结核抗体。
常见病原体监测结果:细菌感染(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链球菌,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表皮葡萄球菌) ;真菌感染 (白色念球菌,平滑念珠菌,曲霉菌) ; CMV感染;结核感染。相当部分患者以上的检查中均未发现有意义的阳性结果。
治疗方法
入院初期:在做各种病原体检查的同时,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①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吸氧,改善低氧血症。
②加强支持疗法,纠正低蛋白血症。③联合给予抗细菌和/或抗病毒和/或抗真菌治疗甚至抗结核治疗。
④调节免疫抑制剂的用法。多数中心采用患者停用MMF,减少CsA 的用量,使CsA 谷值浓度维持在100-150ng/ml左右。
⑤在反复检查未能明确病原体的情况下,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可逐步停用抗真菌、病毒、或细菌的药物, 并给予复方甲基异恶唑( SMZco)或克林霉素对卡氏肺囊虫进行试验治疗。
⑥停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同时:即常规开始静脉应用甲基泼尼松龙(MP) 160mg/d。3~5天后减量至80mg/d维持,根据临床表现再减量至40mg/d,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维持。
根据临床情况和T细胞亚群分析,逐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