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贵州海葩苗族服饰社会记忆功能
浅谈贵州海葩苗族服饰社会记忆功能 摘要:文章通过运用社会记忆理论来解读“海葩”苗族服饰的图纹特点,分析“海葩”人如何通过服饰图纹和装饰来进行纪念活动,如何运用非语言符号来记忆本族群的事件和历史。
关键词:海葩苗;服饰;集体记忆;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06-02
一、引言
近些年,国家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予以充分的重视,为发展、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确定了一系列政策。全国各民族地区很多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恢复和保护。对于我国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园来说,所受到的保护也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各少数民族地区资源获得旅游开发。在多民族相互交融的今天,很多民族服饰和仪式也难以避免消失,成为历史。为此,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尤为重要。国家不得不倡导各少数民族恢复的传统节目和仪式,并通过提供各种平台为仪式的表演得以重现,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和社会记忆保存下来。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2009年9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题为《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白皮书。书中阐述了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1] 民族文化又主要体现在服饰上和仪式中。
二、贵州海葩苗族的分布及概略
我国的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湘西、云南、广西、四川、湖北和海南,其中,贵州的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54%。然而,在54%的苗族人口中却又有若干支系。在县与县,寨与寨之间苗族分属不同支系,服饰也是千差万别的。倘使您上网搜索关键词:贵州苗族服饰。您会发现在贵州境内有一百三十多种苗族服饰,可谓是一场视觉盛宴。被誉为“百科全书”的苗族女性服饰成为苗族人民保留文化的记忆符号。[2] 贵州“海葩苗”是其中之一支系,也是人口最少的一个苗族支系之一,总人口就万余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贵定县、龙里县和惠水县的三县交界地带。
在这三县的“海葩”苗族支系中,又以贵定县云雾镇鸟王村的居民为原著民。保持他(她)的独特神秘文化特色也是最好和最完整的。相传鸟王村的“海葩”苗是三千多年前从东海之滨西迁而来在此定居,世代与茶山为伴。相传由于始祖蚩尤与黄帝发生战争,因蚩尤战败,被迫放弃东海之滨,后沿江西,粤西入黔,先在窑上乡的茶山居住,后又北移到云雾山主峰之下世代定居。为什么称作“鸟王村”呢?这里有一个故事,在他(她)们代代相传的古歌――《恨古歌》中,记录了“海葩”苗的历史故事……相传,一对名叫麦伊、麦冉的姐妹俩,是“海葩”苗的祖先,她们从大海边飞来,身上带着“海葩”。由于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人们就称她们为“鸟王”。她们最后在云雾山下安寨,人们就把这里称作“鸟王寨”。
三、“海葩苗”名称的由来及服饰特征
“海葩苗”以“海葩”命名。“海葩”是一种小海贝的称呼。“海葩”的汉语意思是“大海之花”。以“海葩”来记忆她们是起源于海边的民族,来自东海之滨。在“海葩苗”世代流传的山歌中有一句歌词:“蓝色海水白浪花,来自海边带海葩。”已明确地记录了她们的起源和服饰特点。她们民族服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女性盛装服饰上。上衣服饰以浅蓝色的布料为基调,象征海水的颜色,为无领服,从衣服边幅至前胸交叉束腰,边幅上一般绣上红色的花和红色的果实相间的图案;在衣服手臂上绣有几道花纹图案,图案上多是红色的花朵或绿叶烘托下的红花。在两道图案之间夹订有一道“花形”的银饰;在袖口处有一“波浪纹”之间夹绣“花形纹”。据我的报告人说,上衣的图案、花纹、装饰一般较为随意,只是基底色固定为蓝色而已。
“海葩苗”的女人们到成年都必须穿耳垂。耳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便装耳坠,形如秤钩,称为秤钩坠;一种为盛装坠,形如灯笼,称为灯笼坠。灯笼坠上顶端有一形如云雷纹的耳花,耳花下端有一吊环,吊环下端有两道莲花盛放的装饰。往下是形如灯笼的银网球,银网球上是形如众多树根交错的网,四周镶有四朵花瓣。再往下是连接一个小银盘,盘周吊满了小银铃。在舞蹈中伴随着舞蹈的节奏,小银铃会发出响亮的乐音。
“海葩”苗族女子的头饰并不复杂,由一条的宽约1~2寸见方的白色布带,长约五至十米。用白色布带一层层缠绕在头上,形成一个盘状,便装即是如此。若是穿盛装时,在头巾的外围有一黑色布带,上面装饰有圆形银饰,银饰中间有一“福”字,外围有三层星点状环绕,在下方约五分之一处绣有一道红、绿相间的花状图案,边缘吊有水晶粒,最下方是吊上小银铃或小海葩。项圈是由几道大小不一的环形项圈扎束而成的。手镯是并无特别的纹饰。
“海葩”苗的下身百褶裙或裤子。裙摆处呈白色或浅灰色。“海葩”苗族女子出席重要场合,是否穿裙并无严格规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