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恶性肿瘤
皮肤恶性肿瘤 ? (一)常见皮肤恶性肿瘤1.原位癌?1912年由鲍温(Bowen)氏首先报道,故又称鲍温氏病。是一种皮内鳞状细胞癌,属角化不良的癌前病变。临床表现:皮损初为浅褐色小斑片,以后逐渐长大,相互融合呈斑块状,常有灰黄或黑褐色厚痂,或表浅糜烂形成溃疡。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本病全身均可发生。组织病理:表皮角质增厚和角化不全,棘细胞增生,有大小形态不等异型细胞,胞核较大,染色不均,称为鲍温氏小体。2.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是基底细胞恶性增殖所致,可能与日光及离子辐射损伤有关。临床表现:初为豆粒至扁豆大坚硬结节,表面有暗灰或黄褐色痂皮,癌组织潜伏其下。皮损继续发展形成溃疡,其特征是中央稍凹陷,周边略隆起呈堤状。指盖到硬币大小。多见于老年人,面部、鼻周围、眼眶周围多见。病程缓慢,一般不发生转移。组织病理:肿瘤来自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与基质之间存有裂隙。3.鳞状细胞癌又称棘细胞癌或表皮样癌。常在放射治疗、梅毒、慢性溃疡、烧伤瘢痕、日光性角化病、皮角及肉芽肿等皮肤损害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初为豆粒大坚硬结节,多呈红色,表面粗糙,典型的呈烂菜花状,破溃后形成溃疡,有恶臭。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好发于头、面和颈部,易发生转移。组织病理:癌组织呈团块状或条索状,浸润真皮甚至皮下。4.恶性黑色素瘤本病又称痣癌、黑素癌。体表的黑痣或色素性母斑,经长期刺激、不彻底治疗及活体检查等可诱发本病。临床表现:皮损初为黑色扁平或稍隆起的斑块,以后迅速增大,呈大小不等的乳头瘤样黑色结节或菜花状,可破溃形成溃疡,有黑色渗液。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好发于足部,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本病是一种极恶性癌。组织病理:癌细胞形态与痣细胞相似,但显著变异。有黑色素的梭形细胞,组成带状或巢穴形细胞团。(二)激光治疗:恶性肿瘤的经典治疗方法是手术、化疗、和放疗,使许多带瘤患者能够长期生存和劳动。激光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主要作用如下:(1)能选择性地破坏和杀死肿瘤组织而较少损伤正常组织。(2)切除肿瘤时,能够封闭淋巴管和毛细血管,保持术野清晰,可以减少癌细胞转移的机会。(3)激光治疗,对全身机能影响小,全身状况不良的患者也容易接受治疗。1.强激光治疗:强激光包括CO2激光和Nd:YAG激光等,适于体积较小,侵犯表浅,又无转移的早期恶性肿瘤,如原位癌、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常规消毒,1%利多卡因溶液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时切忌穿刺或将药液注入瘤内,以免增加转移机会。用大能量CO2激光或输出功率30-50瓦Nd:YAG激光束,在距皮损周围3-5毫米的正常皮肤上环形烧灼一周,深达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使肿瘤成为孤岛样,然后锥形或平断肿瘤基底部,将其完整切除。然后再对创面周围的淋巴及脂肪组织彻底清扫,最后创面形成焦痂,盖上灭菌敷料,定期换药。2.光动力疗法(PDT)能够有效地杀死癌组织,而又不过度损害正常组织,尤其适于颌面部、头颈部的恶性肿瘤。(1)给药及途径:给药前,在患者前臂内侧做血卟啉衍生物(HPD)皮肤划痕过敏试验, 15分钟后无如红肿及硬结,为阴性。然后以每公斤体重2.5-5毫克HPD,加入250毫升生理盐水中静脉滴入(每分钟60滴),并将患者移入暗室避光。给药48-72小时后开始治疗。(2)激光器与剂量:常用激光器是氩离子激光泵浦染料激光器。常用剂量:功率密度400-700毫瓦/厘米2,能量密度300-600焦耳/厘米2。(3)照射方法及时间:视肿瘤大小可采用肿瘤表面照射或肿瘤内照射。?①表面照射:适应于瘤体较小,侵及组织表浅的恶性肿瘤。距皮损1-2厘米直接照射瘤体表面,每周照射2次,每次照射20-30分钟。皮损面积较大者,光斑不能一次覆盖,可分区照射。照射范围包括肿瘤周围1-2厘米的正常皮肤,以杀死存在于正常皮肤中的癌细胞。?②瘤内照射:适应于较大突起的恶性肿瘤。用1%利多卡因溶液局部浸润麻醉后,将光导纤维插入18号穿刺针内,刺入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进行照射。每针位间距1-1.5厘米,每部位照射20-30分钟,尽可能使整个肿瘤得到弥漫均匀的光辐射。(4)术后反应:照射肿瘤后,其内发生光化学反应,局部出现水肿、疼痛,一周内有渗出液,以后瘤组织逐渐变黑、坏死、缩小,二周左右结痂,三至四周脱痂而愈。(5)副作用及处理:光动力疗法常见副作用是光过敏反应,主要表现是面部水肿,尤以眼睑反应显著。给药后患者戴黑色眼镜,室内避光。光敏反应严重者给予脱敏治疗。(王建军)图1、足底恶性黑色素瘤2年图2、CO2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图3、激光切除黑色素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