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断句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点断句课件

古代汉语综合运用(三) 文言文断句 一、趣味导入 某农村糊涂县长,一日做报告,咬文嚼字,照本宣科。当念至:“已获得文凭的和尚未获得文凭的干部……” 引得台下哄堂大笑。 读曰:“已获得文凭的和尚,未获得文凭的干部”   领导怒曰:“有什么好笑的?和尚都可以取得文凭,干部就更要努力喽!” 教训一:工作出笑话 二、常识讲解 (一)句读解读 句读是阅读文章时音节停顿的所在。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要读书,首先就要识字,断句。因此,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掌握了六书知识,就有了一个识字的工具;掌握了句读规律, 才能够真正读懂古文。 (二)基本要求 1、内容符合情理。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夔一足》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翻译:(鲁国的国君)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夔(人名)一只脚,你相信吗?”(孔子)说:“夔,是个人,怎么会一只脚?他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只是精通声律(音乐)。尧说:‘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指派他当了乐正(官名)。因此有学识的人说:‘夔有一足,不是一只脚啊。’” 感:断章取义的确笑话百出。凡事没弄清原委就妄下结论,可能会出大麻烦的。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三、指点迷津 文言文断句方法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第三点是难重点)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不管给我们什么文段,第一步都应该是通读全文,搞清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正确断句的基础。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寻找标志,辅助标点(重难点) 1、看虚词 ,定句读。 夫、盖、其、凡、窃、请、敬、若夫、且夫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 也、矣、欤、耶、乎、兮、耳、焉、哉、而已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 以、于、为、而、则等词常用在 句中。 1、看虚词,定句读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 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子: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 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例子: 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2、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以及所说的内容,明辨句读。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吾无逾于人乎墨子曰吾将之太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墨子曰何故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墨子曰吾亦以子为足以责 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3、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例子: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4、 根据语法结构断句 。 即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则容易断句。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然后前后追问,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