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三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DOC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三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三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三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①以植物为例,说明一种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改变了其他要素的性质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理解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②由于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③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统一的演化过程。(2)能解释并绘制自然地理过程示意图,说明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和环境统一的演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剖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等地理要素的关系,学会从整体角度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2)学会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综合分析能力;(3)通过研究性问题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形成地理综合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的观念;(2)树立地域环境差异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3)初步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资源开发观念,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了解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教学难点 1.整体性功能。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读图教学法、组织讨论法 学法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地理理论的学习步骤,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认知规律,既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包括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第二课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导入一:材料导入 生物圈2号实验为何失败? 1991年9月26日在美国亚利桑那沙漠里占地1.5万平方米的全封闭式人工模拟生态系统,只有阳光可以照射进去,包括9种不同的生态类型:热带雨林、灌木林、草地、淡水沼泽、海水湿地、沙漠、深海(珊瑚礁等)、农田、楼房(包含人工风雨装置),引进物种3 800多个,有4男4女住进,希望在这里可以获得(产生)足够的食物、水和空气,供这8位科学家生活2年。 进驻后几个月开始到一年多后,氧含量从21%下降到14%,CO2和CO猛增,除藤本植物外,所有靠花粉传播的植物死亡,昆虫中除白蚁、蝗虫外基本死亡。实验证明人类目前没有能力模拟出一个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 问题情境:请同学们根据材料,结合教材,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科学家们模拟的微缩地球由哪些要素构成?2.各要素之间会产生哪些联系?3.为什么实验会失败?是什么关键问题导致的? 参考答案:1.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包括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2.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有生物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3.失败的原因和关键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组成一个全新的整体,整体间形成并产生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材料导入,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导入二:图片导入 展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沙漠景观 问题情境:1.请学生描述热带雨林的景观特征。 2.为什么会有这种环境? 3.气候会影响哪些环境要素?其他要素对气候有影响吗? 4.图片中的一些雨林景观在沙漠地区会出现吗?那么沙丘在该地区会出现吗?为什么? 5.归纳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和各要素之间是怎么产生联系的。 (针对以上问题展开教学,目的明确) 导入三:诗词导入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三》 从这些诗词中,我们能判断出作者所描述的地区吗?为什么? 导入四:材料导入 材料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大气温度随之上升。导致大陆冰川退缩和两极冰盖消融,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向陆地后退,沿海低地受浸淹。海平面上升使侵蚀基面上升,流水地貌发生相应的变化。全球气温上升还会导致动植物向两极迁移或从此灭绝,或出现新的物种。土壤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材料二:英国泰晤士河曾由于伦敦及其附近城镇的废水污染,水质变黑、发臭(水文变化),导致鱼类绝迹(生物变化)。后经二三十年整治,河水再度变清(水文变化),继而鱼类重新出现。 思考: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 导入五:案例导入 问题情境:下图中的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 过渡:地理环境由大气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