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宁地区两种菊科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光合特性比较-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发布日期:2017-03-31
DOI: 10.13930/ki.cjea.161190
*
辽宁地区两种菊科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光合特性比较
1,2 1,2 1 1,2**
魏子上 , 陈新微 , 杨殿林 , 皇甫超河
(1.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 2.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沈阳 110866)
摘 要: 为明确外来植物生理生态学性状及其与其强入侵性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野外原位气体交换参数测定的方法, 分析了
菊科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与其共生本地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光合特性和叶
-2 -1
片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 豚草、三裂叶豚草、紫菀3种植物的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 LSP)均高于800 μmol·m ·s , 且
2种入侵植物的LSP 显著高于紫菀, 表观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yield, AQY)则显著低于紫菀; 3种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
(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max)大小顺序为豚草三裂叶豚草紫菀, 其中, 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Pnmax 分别比紫菀高出
151.28%、82.80%, 且差异显著。2种入侵植物的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 SLA) 、叶片的单位质量氮含量(leaf N content per unit
mass, Nmass) 、叶片单位质量磷含量(leaf P content per unit mass, Pmass) 、光和能量利用效率(photosynthetic energy use efficiency,
PEUE) 、光合氮利用效率(photosynthetic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PNUE)均显著高于紫菀, 但3者叶片单位质量建成成本(leaf
construction cost per unit mass, CCmass)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 入侵辽宁的两种菊科入侵植物相对于本地共生种来说有着较高
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片特性指标, 且其光合特性和叶片特性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表现在这些菊科入侵植物有着更高的
Pnmax 、PNUE 、PEUE和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等光合特性指标和能量利用指标, 使得入侵植物能够更有效
地捕获和利用环境资源, 成为其得以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菊科入侵植物; 光合特性; 最大净光合速率; 叶片特性; 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 X171.1
Comparison of gas exchange characteristic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