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骑桶者(简洁实用).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 骑桶者(简洁实用)

卡夫卡 卡夫卡小说的特点: 寓言体;想象奇诡 代表作:长篇《城堡》《审判》《美国》短篇《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 弗兰茨·卡夫卡 ( Franz Kafka 1883~1924) 奥地利小说家, 现代派小说的鼻祖, 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  《变形记》通过写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  《城堡》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看得到城堡却永远到不了城堡,只能坐以待毙。 《审判》借银行职员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 背景 背景是“一战”中奥匈帝国最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 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他不是拎着桶去,而是骑着桶飞着去的。结果,非但没借到煤,反而被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 复述情节 明确:自身的穷困潦倒:煤桶空了(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 外界环境的冷酷:四周是挥之不去的冷酷,没有丝毫温暖 强烈的求生欲: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迫切想要逃离寒冷。 默读第一段思考, “我”为什么要去赊煤? 1)骑着桶去速度快。可见,我骑着去是为了早点赊到煤,快马加鞭,迫切想要逃离寒冷。 2)骑着桶去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我真的已经一无所有,贫困潦倒。引起同情,获得施舍。 3)骑着桶去表明我迫切想要赊到煤。 4)他害怕失败,所以他飞着去,并且随时准备飞快地撤走。 ? 思考:“我”为什么以骑桶飞的方式赊煤? “我”骑桶飞着去借煤的要求高吗? “一铲最次的煤也行” “如果你们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 “我”去向煤店老板借煤进入煤店了吗?找别人借东西为什么不进去呢? 害怕失败,害怕与人交流 老板和老板娘究竟有没有听到“我”的乞求声? (1)听到了,当作没有听到,被拒绝,被“扇走” ——缺乏同情心,人生的凄凉。 (2)没有听到,文中三次强调没有听到,“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 小说行将结束时,老板娘说:“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老板娘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我”是骑着木桶去的,人在空中; ②“我”没有与老板娘正面交流过; ③“我”的畏惧心理使“我”的话与教堂的晚钟声响混合在一起,让人产生了错觉。 效果:把借煤这个现实的问题虚化了,让人置身于似真似幻的氛围中,增强了小说的虚幻色彩,暗示出借煤的失败其实是一次人与人交流的失败,凸现了爱与沟通的匮乏。 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虚构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个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 “骑着木桶飞翔”的形象。 性格特征:畏缩、自卑、惶恐。 煤店老板夫妇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是不是作者批判的对象? 表现客观的真实。 不是。 “我”借不到煤,是因为交流的不成功。 这是因为交流方式的不恰当。飞在空中,煤店老板(娘)并没有看见“我”。小说没有强调煤店老板(娘)的“狠心”,而是借煤者对世界的畏惧。 主题分析 小说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其内在的含义是什么? 运用夸张的手法,暗示主人公理想的彻底破灭,对现实世界的畏惧和彻底弃绝。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冷峻的幽默色彩,耐人寻味。 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 关于卡夫卡《骑桶者》的虚构和真实 关于“骑桶”—— 骑马 骑自行车 骑扫帚 骑棒头 骑板凳 骑牛 骑桶 ——有现实基础 关于“飞”—— 桶是木头的,里面是空的,很轻 ——具有可以“飞”的条件 “飞翔”本是美好的 而这里的“飞”却是 让人辛酸的举动 强烈的对比  卡尔维诺对《骑桶者》的解读,认为这是一篇用“轻”来化解“重”的文本。  设想如果“我”是提着桶去要煤,那就成了读者习以为常的“控诉型”的小说;而“骑着桶”去要煤,就使《骑桶者》显得新颖而内涵丰富。 阅读卡夫卡的《骑桶者》和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比较两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卖火柴的小女孩 圣诞节前夕。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