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汉武帝时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 汉武帝时代

昭宣中兴 1,昭帝即位与霍光辅政 2,宣帝即位 起自民间,颇达情伪; 选用循吏,减免赋税 主讲人: 臧知非 教授 1.“天人三策” 董仲舒,精通公羊春秋。汉武帝初年,以“贤良”对策,奏上著名的“天人三策”,主要建议: 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2.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3.春秋大一统,尊王襄夷。 4.建立太学,改革人才拔擢制度,反对任子訾选制。 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汉书·武帝纪》)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2.察举制度 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书·武帝纪》) 元光五年,(前130年)令郡国“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汉书·武帝纪》) 察举初设,地方执行不力,加之制度本身不完善,故元朔元年(前128年)下诏严令郡国,“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雍于上闻也。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有司奏曰:……令二千石举孝廉,……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奏可。”(《汉书·武帝纪》)自此,察举相沿而为定制。 3.太学与郡县学的普及 建元五年(前136年)“置五经博士”。 元朔五年(前124年)丞相公孙弘又“请为博士置弟子员”,“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汉书·儒林传》)此后博士弟子员不断增加。 武帝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儒学与仕途联系起来,儒学阵地日益扩大,渐渐取得正统地位。 1.刺史与六条问事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汉书·百官公卿表》)这就是中国古代十三部州刺史制度的创立。 十三部计有: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朔方、交趾。部刺史的职掌,具体为六条: “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不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袄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也。”(《汉书·百官公卿表》监御史条注引《汉官典职仪》) 2.重法与酷吏 “及至孝武即位,外事四夷之功,内盛耳目之好,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奸轨不胜。于是招进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其后奸猾巧法,转相比况,禁网寖密。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偏睹。是以郡国承用者駮,或罪同而论异。奸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汉书·刑法志》) 宁成:其治如狼牧养,号曰“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 张汤:其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穴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定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 王温舒:为河内太守,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上书请,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家尽没入偿藏。奏行不过二日,得可,事论报,至流血十余里。 杜周: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客有谓周曰:“君为天下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3.打击诸侯王 (1)推恩令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建议:“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汉书·主父偃传》) 元朔二年武帝颁推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