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在英美的流布及其影响
摘要 中国学术史巨著《古今图书集成》成书后,先后印制成铜字版、美查版、同文版、中华版等多种版本,并在英美等国的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图书馆以及博物馆广泛流布。由此吸引欧洲人把研究目光投向中国,进而造就遍布世界的汉学研究人物和汉学机构,在“东学西传”以及国外汉学研究中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 《古今图书集成》 英国 美国 汉学研究 分类号 G239
《古今图书集成》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是中国学术史上并驾齐驱的三部巨著,有学者称,它是《永乐大典》的后继者,《四库全书》的先导者,被外国学者和汉学家赐予“康熙百科全书(Kang Hsi Imperial Ency-clopaedia)”的尊称。在现存的古代所有类书、丛书中,其科学性与适用性都是无与伦比的。该书早期以宫廷书问世,一般人很难看到,但作为朝廷馈赠佳品却很早就流布到英、美等国。《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曾说过:“我们经常查阅的最大的百科全书是《图书集成》……它是一件无上珍贵的礼物”。《古今图书集成》不仅在外国学者眼中享有很高的地位,而且在汉学研究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1 《古今图书集成》之版本概况
《古今图书集成》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是清朝康熙年中福建侯官人陈梦雷(1650-1741年)等所编辑的大型类书。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陈梦雷32岁时因附逆罪流放奉天,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东巡得以放还,侍奉三皇子诚亲王胤祉读书。在这段优游的岁月里,陈梦雷根据协一堂藏书和家藏一万五千多卷经史子集的典籍,编成了《古今图书汇编》一书。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完成初稿,先誉目录、凡例为一册上呈,康熙御览后认为尚需修订增益,改赐书名《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逝世,清世宗即位,下令户部尚书蒋廷锡(1669-1732年)重新编校《古今图书集成》。蒋廷锡删去胤祉、陈梦雷等人姓名,写上自己的名字。
该书正像它的名称一样,集古今图书之大成,举凡古代社会的天文地理、人伦规范、文史哲学、自然艺术、经济政治、教育科举、农桑渔牧、医药良方、百家考工等无所不包,图文并茂,资料丰富。全书1万卷,目录40卷。分6编,32典,6109部,按天、地、人、物、事次序展开,层层隶统,规模宏大、分类细密、纵横交错、次序井然。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傲视古今中外。可以说,《古今图书集成》是对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一次系统整合,不愧是18世纪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它是获取中国古代知识的百宝库,因是系清康熙帝敕令编纂并赐书名而被国外尊称为“康熙百科全书”。此书先后印制了多种版本。
1.1 “铜字版”――第一次印本
《古今图书集成》编成后,于雍正四年(1726年)用铜活字排印,两年完成,这是《古今图书集成》的初版,共印成65部,称“铜字版”。正书1万卷,目录40卷,分订5020册,装522函(正书520函,目录2函)。印本用开化纸和太史连纸印制,印刷精良,装潢富丽,人称殿本。“铜字版”印本稀少,在当年即为珍籍。除内府分藏文渊阁、乾清宫各1部,皇极殿2部。此外,翰林院宝善亭获赐1部,七阁亦各有1部。浙江藏书家鲍士恭(知不足斋)、范懋柱(天一阁)、汪启淑(开万楼)、江苏藏书家马裕等大家,因朝廷修四库全书进呈图书较多,均被奖赏《古今图书集成》各1部。此版本因流行世间原不甚广,至今传世仅存10余部。
1.2 “美查版”――第二次印本
光绪年间,中国文化西流,《古今图书集成》得到洋人的重视,认为是获得中国知识的最好的一部百科全书,当时士林学子、坊间书贾和藏书家们竞相搜求。引起原在上海创办《申报》的英国商人Ernest Major(安?美查)和Federic Major(弗?美查)兄弟的注意,于光绪十年(1884年)在上海集股设立“图书集成印书局”,用机器连史纸十开尺寸铅印《古今图书集成》,绘图部分则用较好的宣纸石印。此版本每半页12行,行38字,细黑口,单栏,鱼尾下小字印明汇编、典、卷、部、项目、页数。共印1500部,每部1620册,另有目录8册。用四年时间至1888年印成,所用铅字为三号扁体,故第二次印本又称“扁字本”或“美查版”。这一版本由于校勘不精,讹脱颇多,不称善本,但从此《古今图书集成》广泛流传,国外收藏不少。
1.3 “同文版”――第三次印本
照相石印版的兴起,引起光绪帝莫大的兴趣,加之铜活字本流传日稀,遂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面谕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酌?影印集成,由上海同文书局承办,以内廷铜活字版原本,规格悉照原书影印100部,还特殊装订了一部专供慈禧太后所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豆蛋白基胶黏剂主要性能与表征方法动态研究-论文.pdf
- 大豆蛋白与鱼肉复合蛋白挤压中鱼糜的制备研究-论文.pdf
- 大豆黄酮、芒柄花素及其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血浆和乳中激素含量的影响-论文.pdf
- 大豆鼓粒期的氮积累及转移对产量的影响-论文.pdf
- 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鱼粉对大黄鱼幼鱼生长、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肝组织学的影响-论文.pdf
- 大豆籽粒大小与形状性状的QTL定位-论文.pdf
- 大豆转录因子GmNAC8的克隆及耐旱性功能分析-论文.pdf
- 大果藤黄乙醇提取物的降血脂与抗氧化性-论文.pdf
- 大口黑鲈饲料中适宜的淀粉源及添加水平-论文.pdf
- 大孔树脂纯化桃花总黄酮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论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