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届物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人教版):3-4-1-2:机械波
* * * * * * * * * * 2-1 如图1-2-10所示的图象中,实线是 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象,经 过t=0.2 s后这列波的图象如图中虚线 所示.求这列波的波速. 答案:波沿x轴正向传播 v1=5(4n+1) m/s(n=0,1,2,3…) 波沿x轴负向传播 v2=5(4n+3) m/s(n=0,1,2,3…) 【例3】 如图1-2-11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产生的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 中相遇.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c和f分别为ae和bd的 中点,则: (1)在a、b、c、d、e、f六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________.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___. (2)若两振源S1和S2振幅相同,此时刻位移为零的点是________. (3)画出此时刻ace连线上,以a为原点的一列完整波形,标出ce两点. 解析:(1)a、e两点分别是波谷与波谷、波峰与波峰相交的点,故此两点为振动加强点;c处在a、e连线上,且从运动的角度分析a点的振动形式恰沿该线传播,故c点是振动加强点,同理b、d是减弱点,f也是减弱点. (2)因为S1、S2振幅相同,振动最强区的振幅为2A,最弱区的振幅为零,该时刻a、e的中点c正处在平衡位置,所以位移为零的是b、c、d、f. (3)图中对应时刻a处在两波谷的交点上,即此刻a在波谷,同理e在波峰,故a、e中点c在平衡位置,所以所对应的波形如图. 答案:(1)a、c、e b、d、f (2)b、c、d、f (3)见解析图 3-1 (1)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S1、S2相距6 m,它们在空间产生的干 涉图样如图1-2-12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振动加强的区域,虚线表示 振动减弱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不相同 B.虚线一定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 C.两列波的波长都为2 m D.两列波的波长都为1 m (2)如图1-2-13为一列简谐横波的图象,质点P此时的动量为mv,经过0.2 s,质点P的动量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再经过0.2 s,质点P的动量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由此可判断( ) A.波向左传播,波速为5 m/s B.波向右传播,波速为5 m/s C.该波与一个频率为1.25 Hz的波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D.该波与一个频率为1.25 Hz的波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解析:(1)只有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才能产生干涉现象,A错;波谷与波谷相遇点为加强点,而图中虚线为振动减弱区域,B错;如图所示的该时刻相邻两实线间为 ,由此可知3λ=6 m,即λ=2 m,C正确,D错误.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 (2)只有当P质点向下振动到x轴下方与原位置对称点,两者动量相等;再经0.2 s质点继续向下振动到最大位置处再返回到该点,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过程经过 ,由此可知,波向左传播,T=0.8 s,λ=4 m,则v= m/s=5 m/s,故A正确,B错误;而f= =1.25 Hz,该波与一个频率为1.25 Hz的波相遇可能发生干涉现象,C正确,D错误. 答案:(1)C (2)A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讲 机械波 1.波的形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1)产生条件:① ;② . 波源 介质 (2)特点 ①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振动的 和 ,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 运动,并不随波 . ②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相同,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 同. ③各质点开始振动(即起振)的方向均 . ④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 ,位移为 . 形式 能量 迁移 相同 4A 零 2.机械波的分类 (1)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的波,有 (凸部)和 (凹部). (2)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 的波,有 和 . 垂直 波峰 波谷 同一条直线 密部 疏部 (3)频率 由 决定,等于 的振动频率. (4)波长、波速和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6年云南省双柏县初中毕业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 2006年四川省内江市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试卷数学会考卷.doc
- 2006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考)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 2006年四川省泸州市初中毕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课改县区)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 2006年四川省遂宁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课改实验区)数学试卷.doc
- 2006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doc
- 2006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非课标).doc
- 2006—2007学年度 上海市十一所实验示范校高三年级联合考试—历史.doc
- 2006年四川省乐山市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程) .doc
- 2006年四川省眉山市课改实验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1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地球与地图(对点训练详解).DOC
- 201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共4课时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对点训练详解).DOC
- 201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5地球的圈层结构(对点训练详解).DOC
- 201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共4课时(对点训练详解).doc
- 201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共3课时(对点训练详解).doc
- 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及解析第6单元动量第33讲动量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doc
- 201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对点训练详解).doc
- 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及解析第8单元热学第40讲分子动理论.doc
- 201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共3课时.(对点训练详解).doc
-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课件(新人教).ppt
最近下载
- 中国专利奖申报书.docx VIP
- 约翰克兰John Crane SE系列 培训指南.pdf VIP
- 结构化面试护士50道面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三级老年病医院基本标准(2023).docx VIP
-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司马光.ppt VIP
- ancient-chinese-philosophy中国古代哲学.ppt VIP
- 4.3海-气相互作用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VIP
- 砂土地基钢板桩施工振动锤选型及应用-华北交通工程.pdf
- 10SG614-2 砌体填充墙构造详图(二)(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pdf VIP
- 超声检测技术.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