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三章第四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大纲版)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四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选择题
(2009·天津高考)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下图),回答1~2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
解析:图示显示伴随着湖泊周围植被的减少,湖泊逐渐消亡,显然是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的物质沉积造成的。
答案:D
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C.稳定性 D.脆弱性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个要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因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A
下图是“2008年某汽车拉力赛路线图”。据此完成3~4题。
3.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景观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荒漠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4.盖勒敏地区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 )
A.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
B.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
C.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
D.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
解析:出发地里斯本为常绿硬叶林,盖勒敏等地区为荒漠景观,达喀尔则为草原景观。盖勒敏沿岸为加那利寒流,受寒流影响,该地降水稀少,常有大雾。
答案:3.C 4.A
(2009·山东高考)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
A.水分 B.热量C.地形 D.土壤
解析:农业地带的形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农业地带的变化规律与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在此题中是一致的,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的原因符合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的成因,形成的基础是热量。
答案:B
6.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 水源 D.土壤
解析:甲地区是位于埃及的尼罗河下游的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棉产区。气候为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此气候条件下,水源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只有拥有水源条件的地方才能发展农业生产,水源为农业生产 的主导因素。甲地正是得益于尼罗河这个水源。
答案:C
下图为地球上的气候、植被、土壤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7~9题。
7.与图中“暖湿气候”相对应的植被主要有(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
C.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解析:从分布图分析可知,暖湿气候所对应的是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从干湿状况来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所以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A
8.由“砖红壤 →红色栗钙土→红色棕钙土→荒漠土壤 ”变化过程体现出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D.非地带性分布现象、海陆分布
解析:由砖红壤→钙质土→荒漠土壤的变化过程,体现了气候由湿热的热带季风气候到热带草原气候再到热带沙漠气候的转变,也体现了水分条件由好到差的转变,所以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B
9.气候、植被、土壤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
①三者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
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气候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
④土壤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
A.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气候、植被和土壤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三者之中气候起着主导作用。
答案:C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10~12题。
10.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解析: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其海拔越低。
答案:A
11.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B.水分C.坡向 D.地形
解析: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差异,是热量和水分的组合,热量是主要的。
答案:A
12.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低
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
解析: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在的纬度低,气温高,而山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
答案:B
13.(2009·广东文基)雪线为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6年山东省德州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课标卷)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06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非课改区)及答案.doc
- 2006年山东省威海市初中升学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06年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实验区)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06年山西省临汾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06年山东省菏泽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 2006年广东省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 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WAT)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06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卷.doc
- 2006年山东省德州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卷)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一章行星地球(包括地球和地图)阶段质量检测(新人教).DOC
-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三章第一节地壳物质的组成和地壳变动(大纲版).doc
-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新人教).doc
-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结构和热力状况(大纲版).doc
-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节全球性大气环流(大纲版).doc
-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二节大气的运动(大纲版).doc
-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新人教).doc
-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三章陆地和海洋阶段质量检测(大纲版).doc
-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六节大气环境保护(大纲版).doc
-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新人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