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主要叶斑病生防菌的筛选与培养基优化-期刊.pdfVIP

玉米主要叶斑病生防菌的筛选与培养基优化-期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三届生物农药研讨会 3讨论 木霉菌腐生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和繁殖快,可迅速利用营养和占据空间,是当前微生物菌剂 控制病害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助剂配方及其分散性、贮藏性等性能进行试验表明,我们所筛选、研 制的绿色木霉可湿性粉剂性能符合粉剂的各项要求,经田问试验绿色木霉活孢子制剂的对番茄灰霉 Tr9701具备产几丁质酶、寄生、定殖能力,是较好的生防材料,通过本项研究为绿色木霉孢子制剂 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当前由于生防微生物控制植物病害具无污染、价格低廉的优点,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对绿色木霉菌在田间的定殖能力及其制剂田间应用范围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罗朝村,木霉菌防治土传病害的实例与展望[J].农业世界杂志,1999,2(186):2-25 报,2006,21(1):100—104 玉米主要叶斑病生防茵的筛选与培养基优化 鹿秀云1,李社增1,栗秋生1,孔令晓1,刘杰2,马平H,高胜国1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保定071001 2河北农业大学保定071000) 摘要:通过平板对峙、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筛选到1株对玉米叶斑病(包括大斑病、小斑病和弯孢叶 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3.30%幕1 了菌株ST-87—1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为豆饼粉。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化出该菌的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豆饼粉2%,NaCl0.1%,CaCO,0.1%, 0.03%。 KH2P04O.02%和M§04·7H20 关键词:玉米弯孢叶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生物防治;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 玉米叶斑病包括玉米弯孢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 米小斑病(Bipolariamaydis)。目前这三种病害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合适,感病 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及新小种的出现,病害又呈回升趋势,并有逐渐加重趋势,损失严重。目前,对 这三种叶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培育抗病品种和化学药剂防治,但由于单一抗病品种的大面积推广, 常给生产上带来某种叶斑病的年份流行,损失严重;而且玉米叶斑病病原菌生理小种多变,常常导 基金项目: (140107) 作者简介: 鹿秀云(1975·),女,硕士,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E—mail:hjbdmpin@heinfo.net 255 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三届生物农药研讨会 致抗病品种抗性的丧失【1’21。目前生产上用于防治玉米叶斑病的化学药剂主要是常用的杀菌剂,弯孢 化学农药易给人类和环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人们正在寻找有效的环保的化学农药替代品。 生物防治因为其特有的作用机制和没有类似于化学农药残留的特点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最具发展 潜力的防治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玉米叶斑病生防菌株的筛选获得有效控制黄瓜白粉病的目标 菌株,并对其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为以后的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基础培养基 PDA培养基和LB液体、固体培养基,高梁粒培养基。 1.2病原菌 菌均为黄淮海地区玉米叶斑病优势小种,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综合防治实验室提供。 1.3玉米品种 玉米大斑病实验选用感病品种8112,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选用感病品种9831,均由由河北 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综合防治实验室提供。 1.4供试细菌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土壤细菌。 1.5玉米叶斑病的拮抗菌筛选 采用平板对峙法【4j。 1.6生防菌防治玉米叶斑病温室试验 在花盆内育苗,每盆10棵苗,每处理四次重复。将具有较好抑菌作用的拮抗菌在恒温摇床上发 充分发病后调查病级,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玉米叶斑病病株级别划分标准和防效计算方法参照 文献【510 1.7生防菌防治玉米叶斑病田间小区试验 选用温室生测防效较好的菌株用于田问小区试验。每小区两行,四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采 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接病原菌和生防菌。另设对照药剂(45%代森铵SL,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