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身份的生成与再造从《沙鸯之钟》到《月光小夜曲》
【摘要】本文以流行歌曲《沙鸯之歌》(月光小夜曲)为个案,探讨外部的政治意识形态与权力实践方式对台湾原住民文化身份建构的影响;即从《沙鸯之钟》到《月光小夜曲》的衍变来解释,历史事实如何被政治与意识形态所挑选、解释和评价,对不同时期文化身份的形成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以及来自外部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实践形态。
【关键词】沙鸯之钟;文化身份;原住民;殖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主要诉诸文化研究中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王宁,2000)。通常而言,文化身份被认为是某一特定文化独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民族或族群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但是在建构性框架内,文化身份依附于下述三个因素:与该民族或族群特定历史时代相关的形式特征、该民族或族群内部成员的心理结构,以及外部的人们对该民族或族群“内部的特征进行挑选、解释和评价的方式”(塞格斯,1999:P.41)。雷诺德#8226;维霍夫(1999)认为,考察身份的构成性与身份形成的历史,实际就是提出如何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形成文化身份的观念。那么,外部的人们在对一个特定族群的文化身份进行挑选、解释和评价的时候,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其中发生作用,以及为何、如何发生作用,这些因素又如何与历史特征和心理结构相互交织?本文试图以流行歌曲《月光小夜曲》为个案,探讨外部的政治意识形态与权力实践方式对台湾原住民文化身份建构的影响。
《月光小夜曲》作为一首爱情主题的经典流行歌曲被传唱多时,很少有人留意到这首歌其实改编自1940年代风行于台湾并在日本本土引起极大回响的日文歌曲《沙鸯之钟》(温浩邦,1996a:P.9-10),歌曲内容不仅与爱情无关,而且充满了政治意味。歌曲以日据时代台湾原住民泰雅族少女沙鸯[1]为故事原型,“歌颂”了其所谓的“爱国”情怀。
日本据台初期,出于对台湾原住民山林地带丰富资源的觊觎,日本殖民者对原住民地区实行警察统治,警察对山地民众的一切都有权干预;日本军警屡次对原住民寻衅“讨伐”,大批山胞无辜惨遭屠戮。由于山地原住民受到严酷的劳役剥削,加之日本殖民当局推行“政略结婚”政策[2],致使许多原住民妇女遭受日本军警的蹂躏,导致当地山胞的强烈不满。而“雾社事件”则是台湾原住民对日本殖民统治、压榨政策的一次总爆发。1930年10月,日警与当地酋长的一次冲突成为原住民怨怼情绪大爆发的导火线,在泰雅族人马赫坡社酋长莫那#8226;鲁道的号召下,雾社地区(现隶属台湾南投县仁爱乡)六个部族的原住民突袭日本殖民者,日本人死伤三百余人。事件爆发后,原住民遭到日本殖民军警的残酷镇压,战死或在镇压中丧生的原住民超过600人,占参与行动的原住民部落人口总数一半以上。此次原住民抗击日本殖民者的行动,历时50余日才得以平息,史称“雾社事件”。(邓相扬,1998;周婉窈,1998;戴宝村,1990;戴国辉,2002;邱雅芳,2005;辞海编辑委员会,1980)。
本尼迪克特#8226;安德森(2003)将民族、民族属性和民族主义归结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认为,“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是享有主权的共同体”(安德森,2003:P.4)。这个“想象的共同体”[3]在被创造的过程中,是吸纳了多种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同时它也可以被这些形形色色的力量所吸收。也就是说,民族的身份意识是通过一种线性的历史时间感,以及世界被划分为边界明确的领土这样的空间感来建立的(鲍尔德温等,2004),因此,民族身份在这里认同于特定的领土也就是其历史性家园。而且,这种共同体的想象是一个“集体的(或主体间的)文化过程,它通过对成员及其外来者的表征来创造”,这些表征的意义并不会被固定下来,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总是不断有人从不同立场给出不同的叙述,做出不同的解释”(鲍尔德温等,2004,P.163)。那么,按照安德森对民族的上述界定,台湾原住民在本质上的有限性,体现为这个族群在台湾社会的整体疆界内,只是整个台湾社会的一部分,边界是十分清晰的;而安德森论述中的所谓享有主权,尽管指向的是国家-民族一体时国家关系的平等与自主,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不同族群在面对多元的宗教与文化环境时对自身的自由尺度的诉求,则同样也存在于台湾原住民当中。当这个台湾原住民族群被日本殖民化,一方面其边界拓展了,进入到整个台湾社会殖民身份的一部分当中;另一方面更是随整个台湾社会的殖民化而丧失了其自身的自由,于是新的有关民族与文化身份的叙述及解释的需要与立场又随之产生,有关身份的表征是“通过撰写虚构的故事和历史,创作风景画和景物画,设计游行和庆典”(鲍尔德温等,2004,P.163)来完成的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悬架零件部开发.pdf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L13S2给水工程_08.pdf VIP
- 汽车副车架总成技术条件.pptx VIP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演示文稿.ppt VIP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综合知识)》新版真题卷(含详细解析).docx VIP
- 整车集成设计指南(冷却系统布置).pptx VIP
- 销售人员必备贵州省黔西市兴仁县医疗机构分布明细.doc VIP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贵州省黔西市卫生室医务室及诊所医疗机构明细.doc VIP
- 路基路面弯沉检测记录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