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痕迹勘验.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具痕迹勘验

第四节、现场工具痕迹的勘验 现场工具痕迹的寻找 现场工具痕迹的确定 现场工具痕迹的提取 现场工具痕迹的记录 现场工具痕迹的固定 一、现场工具痕迹的寻找 2、寻找要求 1.细致——现场具有不可重复性 2.客观——现场具有不可替代性 3.全面——清晰的-模糊的  完整的-残缺的 单一的-混合的 破坏严重的-轻微的 3、寻找方法 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 正确使用光源:从不同角度观察; 对要清楚作案人从何处进、何处出; 带来了什么(工具); 留下了什么(痕迹、遗留物); 带走了什么(丢失物品、痕迹物证)。 二、现场工具痕迹的确定 区别非工具形成的痕迹 区别非作案时间形成的工具痕迹 确定工具痕迹: 指对现场痕迹进行分析,确定其 是否为犯罪活动中工具接触所留下 的痕迹。 1、区别动物留痕 1)成因 因动物本身生理或生存需要而使 客体产生的变形。 2)反映形态与工痕类似 牛角顶痕—刺扎打击痕迹; 猫爪划痕—刀割痕迹; 鼠咬痕迹—钳剪痕迹; 3)动物咬痕形态(鼠兔居多) (1)断面不整齐,常出现凹坑或突尖; (2)线形痕迹粗大而不平行,呈多个方向分布; (3)动物牙齿间隙导致断面边缘呈锯齿状; (4)多股线被咬断、其每根线断头长短不齐、方向不一致,其中单根线呈勺状反映。 4)区分方法 (1)了解当时当地动物活动情况—是否有动物出 没于现场及附近 (2)痕迹周围有无动物羽毛、蹄爪痕迹、粪便等 (3)结合现场环境分析—人不可能接触的地方、 动物可能接触到 (4)进行形态的比较—有无动物牙齿咬痕、啄痕 的反映 (5)进行微量物质的分析—灰白色片状的牙釉质、 动物的分泌液。 (6)有条件的进行现场模拟实验。 2、区别自然留痕 自然留痕:指因气候环境、物理化学等 因素使客体产生的变形 (1)成因 1)自然力破坏:雷击 狂风 电击 2)氧化腐蚀 断口特点:宏观特征较模糊、 不具有工痕的规则形状和细 节特征 3)疲劳断裂 特点:断面不整齐、金属光泽度 不均匀即新旧程度不同。 (2)区别方法 1)了解事发时候的气候环境及材料工作、存放环境; 2)作断口分析或者对构件进行强度校核; 3)请专家会诊,帮助确定。 3、区别案前留痕 指发案前因某种原因而在客体上引起 的变形。如修理、使用、装配等。 (1)案前留痕的特点 1)较陈旧、表面有灰垢、锈迹、蜘蛛网等; 2)痕迹出现情况:单一、他处不再出现; 3)与犯罪用工具种类上往往不同。 (2)区别方法 1)对痕迹要查颜观色—痕迹新旧程度、 遗留时间; 2)调查案发前是否用工具接触过现场 被破坏客体; 3)对现场工具痕迹进行综合分析; 如:大物件——多件工具 小物件——单一工具 4、区别案后留痕: 指案发后对现场或痕迹保护不当等 原因而引起的变形。 区别方法: 1)进行调查访问: 访问对象——接触现场及痕迹的人员; 2)综合分析:案后留痕:为非正常破坏动 作下产生的变形, 3)结合现场破坏动作分析,如撬压中支、 重点的对应关系。 三、现场工具痕迹的提取 原物提取 醋酸纤维素薄膜法 硅橡胶制模法 1、照相、摄像固定 (1)内容 (2)要求:真实,不变形 (3)方法 2、实物提取——最好最有效 即将留有痕迹的物体或其局部提取 保留的方法。 1.小物件:原物提取。如:挂锁上撬压痕、锯、 锉痕迹;钳剪断头;树木的锯、砍切断端。 2.大物件:提取局部。拆卸、锯割下来 3.大现场:暂时封闭,报领导批准、专人看管。    实物提取需征得事主同意或报领导批准执行; 出具《物品扣押清单》;由经手人、见证人、 物主分别签字,公安机关与物主双方各执一份。 3、醋酸纤维素薄膜法。 用醋酸纤维素(又称醋酸纤维素)制成的薄纸,简称AC纸。 操作: 1)在工痕表面涂少许甘油为脱模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